即便征战行业17年之久,闻泰科技(600745.SH)ODM业务还是到了谢幕时刻。
5月19日,闻泰科技发布重大资产出售报告书(草案),公司拟以现金交易的方式向立讯精密及立讯通讯转让上市公司下属的昆明闻讯、黄石智通、昆明智通、深圳闻泰、香港闻泰(含印尼闻泰)的100%股权以及下属公司无锡闻泰、无锡闻讯、印度闻泰的业务资产包,交易价格约43.89亿元。
今年1月,闻泰科技已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闻泰通讯与立讯精密下属子公司立讯通讯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转让嘉兴永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标的股权的转让价款暂定为6.16亿元。
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vertical-align: middle; border-style: non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alt="" />
这两笔重大交易,意味着闻泰科技对产品集成业务(即ODM)进行了全部剥离。
总共50.05亿元的交易金额,在消费电子制造行业多位人士看来属于妥妥的“割肉贱卖”。不过从闻泰科技ODM业务近年连亏的表现来看,资产转让也许又算得上“塞翁失马”之举。
令人惋惜的是,期间闻泰科技ODM也曾声势浩大的进入苹果供应链,但棋局终究还是没能被盘活。
闻泰科技表示,公司将集中资源专注于半导体业务,巩固并提升在全球功率半导体行业第一梯队的优势地位。
无比辉煌的曾经
截至发稿,闻泰科技官网还保留着这样的介绍:产品集成业务成立于2006年,是全球领先的产品集成企业,主要从事各类智能终端产品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业务涵盖手机、平板、笔电、IoT、家电、汽车电子等众多领域。
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vertical-align: middle; border-style: non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alt="" />
2008年,闻泰通讯正式由主板设计厂商,向集研发、制造、交付为一体的ODM制造商转型,投资8000万美元在浙江省嘉兴市建成了手机制造中心,开始将主营业务由手机主板设计业务转向ODM。
2013年,由闻泰通讯负责ODM生产的红米手机横空出世,并以799元的价格横扫中低端手机市场,成为了一款销量破亿台的现象级产品。
红米手机的巨大成功,让闻泰通讯在智能手机ODM行业一战成名。
随着越来越多例如魅族、vivo、OPPO等国产手机厂商出现,以及华为、联想等品牌下沉到千元机领域,进一步增加了闻泰通讯的业务。
2015年,闻泰通讯的智能手机整体出货量达到了5950万部,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ODM制造商。此时,除了苹果公司之外,华为、联想、魅族等几乎所有手机品牌都已经成为了闻泰通讯的客户。
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vertical-align: middle; border-style: non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alt="" />
2017年,闻泰通讯通过借壳中茵股份在上交所上市,并更名为更名为闻泰科技,成为A股第一家上市的ODM制造商。
在2016年至2018年间,闻泰科技的业绩实现了快速增长,分别实现营收134.17亿元、169.16亿元和173.35亿元。
2019年,闻泰科技为了更好地满足海外客户的ODM需求,在印度和印尼分别建成了制造中心,提升了在海外的交付能力。
除了布局海外制造中心,闻泰科技还在江苏省无锡市,云南省昆明市,湖北省黄石市等城市建立了制造中心。
不过由于消费电子产品市场需求低迷,传统ODM业务增长疲软,加上华勤技术、龙旗科技等竞争对手的崛起,闻泰科技的ODM业务进入了艰难期,业绩增速明显放缓。
2020年,闻泰科技首次被华勤技术超越,后者成为全球手机 ODM/IDH 行业第一。
苹果订单也挽救不了
2024年闻泰科技实现营收735.98亿元,同比增长20.23%;但自上市以来首次亏损,而且净亏金额高达28.33亿元。
ODM业务拉胯,是闻泰科技近三年连续陷于“增收不增利”困境的根因。
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闻泰科技产品集成业务收入582.7亿元,占总营收比重79.17%,但毛利率仅2.49%,同比下滑5.74个百分点。潮电智库从消费电子产业链处了解,如此大的毛利率降幅非常夸张。
为了扭转业绩承压的被动局面,闻泰科技做出了许多努力,其中最被行业所熟知的便是打进苹果供应链。
2021年4月12日,闻泰科技宣布联手格力集团,以现金方式购买欧菲光持有的广州得尔塔影像100%股权以及江西晶润拥有的相关设备,交易作价合计为24.2亿元。
广州得尔塔是前身为索尼电子华南有限公司,彼时为苹果供应摄像头模组。这一收购行动,也被视为闻泰科技打进果链的“敲门砖”。
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vertical-align: middle; border-style: non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alt="" />
2022年3月,闻泰科技公告,与境外特定客户合作的50亿元智能家居项目正式开始量产并实现常态化出货。当时有媒体披露,该客户为苹果公司。
之后不到三个月,闻泰科技称与境外特定客户(苹果)在产品集成业务的合作有序推进,合作的电脑项目通过了客户验证,产品开始出货。
但是局势又出现反转。
2023年12月1日,闻泰发布公告称,得尔塔光学模组业务向苹果出货的产品完成了原有订单生产工作,且目前未再取得新的订单,公司决定“终止经营”。
根据潮电智库统计,不到三年时间,闻泰科技光学模组业务亏损了14个亿。
2024年12月,闻泰科技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则成为压垮ODM业务的最后一根稻草。
闻泰科技去年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对相关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并计提减值准备,使得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每股收益等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闻泰科技表示,受地缘政治因素影响,业务亏损进一步扩大。公司不得不通过战略转型,出售产品集成业务资产,以集中资源专注于半导体业务。
全球一代消费电子制造巨头自此离场。不知道多年以后,ODM江湖是否还会流传着闻泰科技的传说?
延伸阅读:立讯精密打的什么算盘
作为闻泰科技产品集成业务资产的接盘方,立讯精密可以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果链”巨头。
立讯精密成立于2004年5月,最初靠为富士康代工起家,创始人王来春曾是富士康员工,公司总部位于广东,2010年9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遍布海内外。
2011年,立讯精密通过收购昆山联滔电子等企业成功切入苹果供应链,成为苹果PC及平板连接线的核心供应商,之后代工线逐步覆盖iPhone、Apple Watch、AirPods等产品。业绩更是狂飙模式,2024年营收达到惊人的2687.95亿元,其中来自苹果的业务占比为75.24%,超过2000亿元。
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vertical-align: middle; border-style: non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alt="" />
根据专业解读,如果立讯精密能够成功盘活闻泰科技ODM业务,至少可以产生三个方面的显著效应。
其一是业务扩张与战略升级。通过收购,立讯精密可以快速切入安卓生态链,分散对苹果的依赖风险,增强全球市场渗透力。
其二是技术与产能互补。闻泰科技在印度、印尼等地拥有生产基地,这些资源可以补充立讯精密的海外产能。同时,闻泰科技在主板设计和整机组装方面的优势也能帮助立讯完善其产业链布局,可形成从连接器、模组到系统集成的全链条服务能力。
其三是营收规模直接提升。闻泰科技产品集成业务2024年增长至584.31亿元,立讯精密完成收购后将推动消费电子业务收入显著增加,总营收有望突破3000亿元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