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手机报

欧盟新政惊人,光伏组件必须“30%欧洲造”

2025-05-27 11:12
阅读(353)
导语对于主要依靠出口的中国光伏企业而言,新规意味着市场准入条件的变化,特别是在涉及政府招标的30%市场份额方面将面临新的竞争环境。
 

欧盟委员会于5月23日正式通过的《净零工业法案》(NZIA)次级立法,标志着欧洲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vertical-align: middle; border-style: non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alt="" />

 

该法案构建了完整的政策框架,其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首先,确立了具有约束力的本土化生产目标,明确规定到2026年,欧盟成员国必须确保光伏组件、电池和热泵等新能源设备年度部署需求的必须有固定的比例来自本土制造;其次,创新性地引入了"非价格标准"评估体系,要求各成员国在2025年底开始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招标中,将30%的容量(约每年6GW)分配给符合“供应链韧性、可持续性贡献、网络安全和负责任商业行为”等标准的项目;第三,设立了"战略项目"快速审批通道和"净零排放加速谷"机制,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将项目开发周期缩短50%,并将储能项目首次纳入加速审批范围。

 

从战略层面来看,此次立法是欧盟应对能源安全挑战的系统性举措。欧盟委员会在声明中明确指出,当前欧盟清洁技术供应链存在过度依赖风险,特别是在光伏领域,90%的组件依赖进口,其中80%来自单一国家。

 

对于主要依靠出口的中国光伏企业而言,新规意味着市场准入条件的变化,特别是在涉及政府招标的30%市场份额方面将面临新的竞争环境。

 

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vertical-align: middle; border-style: non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alt="" />

 

尽管法案展现了欧盟发展清洁技术产业的坚定决心,但其实施过程仍面临多重挑战。

 

首要问题是产能缺口。当前欧洲光伏年产能约10GW,距离实现2026年16GW的本土化目标存在显著差距。

 

其次是成本竞争力问题。欧洲制造的光伏组件价格普遍高出进口产品30-50%,可能推高可再生能源开发成本,影响能源转型进程。

 

此外,政策中的地域保护条款可能引发国际贸易规则方面的争议。不过根据法案中的相关条款,欧盟将在2027年通过普通立法程序对NZIA进行修订,并且规划以规划2030年后的发展路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