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专栏-手机报

车载、XR等创新业务全线亏损,联合光电上半年净利同比暴跌171.6%

2025-09-03 16:47
阅读(311)
导语通此次收购,联合光电可借助标的公司和技术累积和客户资源,快速切入消费级电元器件领域,与上市公司擅长的高端光学镜头形成互补,共享研发平台,未来有望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上市八周年,联合光电(300691.SZ)中报首亏。

 

8月28日,联合光电公告了中期业绩,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8.95亿元,同比增长5.6%;净利润亏损2023万元,同比下滑171.6%;扣非净利润亏损2741万元,同比下滑225.5%。

 

增收不增利的局面,让联合光电面临着加速从技术产品力向市场竞争力转换的压力。

 

资料显示,联合光电创立于2005年,距今正好20个年头,一直深耕光学镜头、光学元器件及相关光电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拥有光学防抖、超精密光学非球面、自由曲面、光波导等光学器件的核心技术。

 

根据年报披露信息,联合光电的产品主要应用于视频监控、新型显示、智能驾驶等领域。报告内,视频监控作为第一大业务,占总收入比重55.4%;新型显示、智能驾驶归类为创新业务,占总收入比重分别为24%、7.7%。

 

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vertical-align: middle; border-style: non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alt="" />

 

报告期内,联合光电新型显示业务运营主体为子公司中山联合光电显示技术有限公司,销售额同比增长约20%,主要产品包括投影、VR设备、AR眼镜、运动DV等。不过净利润亏损数额约1678.3万元,表明自我造血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另一子公司中山联合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专注于智能汽车领域,上半年该业务板块营收同比增长超100%,主要产品包括ADAS等各类车载镜头、车载雷达、HUD、PGU,其中车载镜头出货量同比增长60%以上。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相继获得了比亚迪、一汽红旗、零跑、东软睿驰、吉利、长安、奔驰等多家汽车厂商及全球汽车供应链 Tier1厂商定点,覆盖超过40款车型。

 

不过根据潮电智库了解,中山联合汽车自2019年成立至今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报告期内亏损额为2784.8万元。

 

有汽车电子产业链专业人士透露,“目前终端品牌群掌握着行业话语权,为降本竞争会在一年内多次下调采购价格,多家光学供应商都是亏本陪跑。”

 

安防视频监控是联合光电的主战场,但报告期内的表现也谈不上乐观,营收4.96亿元同比下降2.08%,且25.22%的毛利率,也较去年同期减少了3.19个百分点。

 

联合光电表示,主要是受国际环境尤其是关税政策变动影响,叠加国内下游需求减弱等多重因素导致存量市场竞争内卷加剧。

 

反观直接竞争对手中润光学,上半年安防监控业务收入却同比增长了20.1%。

 

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vertical-align: middle; border-style: non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alt="" />

 

今年5月20日,联合光电发布一则停牌公告,表示公司拟以发行股份方式收购长益光电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6月3日,联合光电披露交易预案,拟发行股份购买长益光电100%股权,同时采用询价方式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公开资料显示,长益光电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本8000万元,总部位于东莞,核心产品包括手机摄像头、安防监控镜头、车载镜头、智能家居光学元件等,客户覆盖消费电子、智能家居等行业,其中包括华为、舜宇光学、格科微等中国各领域的头部企业,以及世高光电等海外厂商。公司在行业有“小宇瞳”之称,主营中低端安防镜头的生产及销售,而且出货规模相当可观。

 

联合光电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消费类泛安防产品将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支柱,未来的市场规模和增长速度都将快速增长。在长期战略规划上,公司在保持专业安防镜头行业优势地位的同时,将重点发展和深度布局泛安防领域,并借助长益光电本身在泛安防领域已经形成的竞争力,拓宽公司消费类安防镜头产品线。

 

行业人士分析,通过此次收购,联合光电可借助标的公司的技术积累和客户资源,快速切入消费级光电元器件领域,与上市公司擅长的高端光学镜头形成互补,共享研发平台,未来有望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这意味着业绩承压的联合光电,希望借助资本力量快速丰富产品结构且同步提升营收规模。而这个赛道上,已经驻扎着宇瞳光学和舜宇光学等强劲对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