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康保无尘张威:学习欧菲光

在无尘布和耗材领域能坚守十年以上的企业并不多见,经历过耀眼的辉煌,也曾有落寞下的无奈。过山车式的发展轨迹填满了十年的时间。
    当年,触控产业的一场“大跃进”,让触控供应链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同样这也让带动无尘布和耗材企业步入了辉煌时代。然而,时过境迁,眼下触摸屏产能已经严重过剩,产业整合不断显现,并、停、退、转成为了触控行业的代名词。

    如今,受到触控行业低迷的影响,无尘布和耗材又将面临一场新的挑战。然而,不少企业已经开始纷纷转型或者转入到其他行业领域,寻求新的出路。但是张威选择了继续坚守触控产业的“阵地”。对于张威来说,这样的坚守是一次挑战,同样更是一次机会。

    他在接受《手机报》采访时表示,康保无尘将要学习欧菲光的模式,即把握住市场节奏,又能够迅速抓住市场机遇,并成为行业的标杆企业。

    “这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张威如是说。

    据悉,康保无尘成立于2004年,位于厦门同安区,占地面积达10亩。最开始仅仅是一家贸易公司,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生产无尘布,到2008年就打通了无尘布产品的整个产业链。目前公司主要研发、生无尘室用的无尘擦拭布,防静电服装、无尘纸、净化口罩等净化及防静电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电脑制造、液晶面板、触摸屏、线路板生产线、半导体芯片及生物制药、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

手机报》:康保无尘为何选择进入无尘布领域?

    张威:康保无尘入行较早,在2004年就在厦门注册成立了。刚开始我们定位是一家贸易公司,只是切布,买布回来,切好后卖给终端客户;后来从2008年开始,成品价格持续下滑,逐渐地,我们拓展了业务范围和客户群体,从买布到制程无尘布等产品,这样也分散了风险。其实无尘布这个行业,大家都在试着往前端去发展,从原材料直接入手,直接服务终端客户。最根本的目的,都是为了降低成本。

    康保无尘近几年快速发展,是伴随着触摸屏产业快速发展来的,触控产业发展越快大,无尘布的市场空间也就越大。

《手机报》:这两年触控产业面临寒冬,所以“成本”是每个企业必须要去考量的。对无尘布领域产生了哪些影响?康保无尘是怎样应对的?

    张威:这两年,触控行业在不断洗牌,我则认为,洗牌还刚刚开始,一些小的厂商肯定会在行情不好的时候,慢慢转行或者死掉;适者生存,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规律。

    对于无尘布行业来说,客户先是挑选三四家供应商,然后招标,寄样品、看品质、看价格,寻找性价比最高的厂商,因为不管是供应链还是终端厂商,都面临cost down的需求。

    对于康保来说,因为我们有较长的供应链环节、稳定的品质,可以逐渐实现一站式的产品和服务。并且服务一些大客户,比如像天马、TPK、友达、冠捷、华映,华星光电等,同时还有很多我们的下游客户在服务一些大的终端客户。

    《手机报》:其实在无尘领域竞争也是很激烈的,不少企业现在已经转移了触控行业,康保的市场策略和定位会不会也做调整?

    张威:我们这个行业有很多上市公司,他们的业务很广、产品很广,但是在无尘布这个方面,康保无尘更有优势。我们的行业竞争对手其实蛮多的,但是市场巨大,而且行行出状元,凭借多年经验和资源,我们还是愿意坚守这个行业,走长远路。

    《手机报》:进入国际大厂的供应链对于康保无尘来说有哪些帮助?

    张威:成功进入国际大厂供应商体系,一方面是产品的性能优势、品质有稳定,另一方面大家都是是厦门本地企业,可以随时送货,极大地满足了国际大厂的生产需要以及对原料零库存的要求。国际大厂对无尘布产品和厂家的认证期大概在两个月左右。

    《手机报》:与国际厂商相比,国内的无尘厂商有哪些优势?

    张威:无尘布领域的国际大厂以美国、日本企业为主。美日企业做的产品,洁净度和技术指标会更高一点,产品的蓬松度和手感都会更好一点。康保无尘产品现在可以做到百级和千级,但美日厂家可以达到十级。

    现在康保无尘所销售的产品中,千级约占比30%,百级约占比50%,万级约占比20%。

    不过,国内新客户跟国际客户开发起来还是不一样的。国际客户要求与其配套的供应商是自己生产的厂家,不通过贸易商,而且还要验厂。但国内客户一般不会验厂,是不是通过贸易商都无所谓,只要便宜就行。所以我们自己还是比较趋向开发国际大客户,国内市场通过一些贸易商来操作。
读者们,如果你或你的朋友想被手机报报道,请狠戳这里寻求报道
相关文章
热门话题
推荐作者
热门文章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