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捷苏州工厂倒闭的背后:没有谁能永远屹立在浪潮之巅

据查询信息得知,早在2008年中旬,希捷在大陆的工厂主要位于深圳,而在2001年的时候,希捷深圳工厂的出口额要比希捷无锡工厂高出8000万美元,在当时中国出口额前200名企业排名中,深圳希捷能够排名在第28名。
   1月11日,身为全球最大硬盘厂商之一的希捷苏州分公司发布了一份名为《致苏州希捷所有员工》的公告,该公告表明,由于持续优化运营效率的问题,根据董事会议,希捷不得不作出提前解散中国苏州工厂的决定。至于关闭希捷苏州工厂的原因,公告解释道,本题提前解散苏州工厂,目的是希捷继续缩减全球生产规模,以便更好的适应现在以及未来市场需求的措施之一。

  春节来临之际,消息似乎来的有点突然,然而,这却是希捷必然需要面临的问题;当然,问题早在去年下半年就开始爆发,而最早可以追索到2008年,据查询信息得知,早在2008年中旬,希捷在大陆的工厂主要位于深圳,而在2001年的时候,希捷深圳工厂的出口额要比希捷无锡工厂高出8000万美元,在当时中国出口额前200名企业排名中,深圳希捷能够排名在第28名。

希捷苏州工厂倒闭

  然而,让人诧异的是,尽管在2001年希捷深圳工厂的出口额比希捷无锡工厂要高出8000万美元,但是到了2002年,仅仅一年的时间,希捷深圳工厂出口额飞速下降到只有19238万美元,皱缩75%只有2001年的25%,在中国出口额前200名企业排名榜上也从第28名下滑到181名,反而是希捷无锡工厂,其排名一跃而居到前十名,增幅达到了一倍,在这种情希捷工厂完全关闭迁移到希捷无锡工厂。

  至于个中原因已无法考证,不过,据当时希捷亚洲销售与市场推广副总裁表示,希捷深圳工厂转移到华东地区,主要原因在于“以最大限度地扩大希捷在亚洲的市场规模,包括代理商渠道和OEM渠道”,简单说来就是为了降低成本,并且完善希捷在华东地区的产业链,进一步获得更多的客户资源。

  而据另一种说法,希捷深圳工厂之所以迁移到无,主要是因为无锡政府为希捷开出了一些比深圳政府更加优惠的政策。把时间推移到1999年,当时希捷无锡工厂的销售额和利润都在下跌,反而是希捷深圳工厂业务一路飙升风光满面,基于这种情况,希捷把深圳和无锡两年工厂产能进行了调整,无锡工厂在短短的两周内减产高达50%。

  谈及到此,需要提一下的是无锡市政府,当时为了挽留希捷无锡,历经5个月的时候,深圳希捷和无锡希捷情况瞬间发生逆转,到了2002年,结果是希捷深圳工厂关闭,反而是希望无锡工厂风生水起。事实上证明,无论是当时的无锡,还是现今的无锡、苏州,凭借地靠上海的优势,如今已经在半导体集成电路方面发展的十分火热。

  当时无锡市政府在吸引外资企业进驻或增资方面,提出了几点很重要的政策:一、凡属世界大公司或投资规模大、带动系数大的项目,企业在开业后的两年内,经批淮,按其实际缴纳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50%-100%计算,予以补助;凡属高新技术项目,可延长至三年;二、凡增资扩股项目,按新增销售收入部分实际缴纳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的50%额度计算,予以补助,期限为三年。

  此外,在批租土地和购买厂房方面,新区也给与了两点优惠:凡在开发区批租土地的,或在开发区内购置生产经营场所的,按实际缴纳的契税全额计算,予以补助;凡在开发区内购买工业厂房的,按实际缴纳房产税给予补助,期限为三年。

  如果说当年深圳希捷关闭是由于无锡市政府的优惠政策引导的话,那么此次苏州希捷的关闭,似乎全然与政策无关,更多的而是市场因素。关闭的同时,意味着苏州希捷2000多名员工即将面临失业。

  对于苏州希捷关闭的原因,据业界知名人士对笔者表示:“希捷苏州工厂关闭已经是一件慢慢发生的事情了,主要原因在于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希捷销售数据可以明显看到,其市场规模正在逐渐缩小,2015年其硬盘还有5亿多颗,但是到了2016年,其硬盘出货量缩水到只有4.6亿颗左右,希捷总量加起来并没有太大的成长。”

  “这是整个全球硬盘市场有很大的关系,当前硬盘市场本身就在发生快速的转型,SSD已经快速扩大市场,进一步抢占机械硬盘的江山。”该业界人士向笔者表示。而据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15年,SSD出货量从1460万颗增长到1.02亿颗,增长近700%,但是机械硬盘的出货量却从6.215亿颗下降到4689亿颗,下跌达到了24%。

  据希捷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第三季度的硬盘出货量只有不到3900万颗,与2016年的4720万颗相比同比下降了19%。简单说来,在SSD市场,作为硬盘先驱的希捷做的的确很失败,在这一技术转型过程中,希捷毫无优势,甚至曾经还一度关闭SSD产线,而在2014年,为了获得存储解决方案,希捷还以4.5亿美元收购了一家公司,然而希捷最大的通电在于缺乏闪存生产线,从而失去了与其他硬盘厂商竞争的优势。

  硬盘市场的转型,受到中大波折的不仅仅只有希捷,同时还有西部数据,在2015年的时候西部数据同样以190亿没有的高价收购了全球最大的闪存芯片制造商SanDisk,从而加强在SSD市场的话语权,不得不承认西部数据在这笔收购十分漂亮。

  然而,尽管西部数据收购了SanDisk,但是其效益无法在短期内得到体现,之前有消息称紫光试图收购西部数据,随后转为紫光37.8亿美元投资西部数据,不过最终紫光还是终止了这笔投资,这又导致西部数据收购SanDisk的价格降低超过了18亿美元,紫光终止收购西部数据15%的原因表面说法是会受到CFIUS的干涉,但实际上,据业界人士当时对笔者表示,其背后还有其他多方面的原因。我们知道,在2016年这过去的一年中,紫光在存储市场的发力十分给力。

  在SSD市场,据笔者了解到,如国内江波龙目前已经把SSD当做公司一大重点业务发展,这是市场行情必然的趋势。据市场数据表示,主流SSD价格从2016年第二季度开始回温,涨价幅度达到了45%,而eMMC价格最高涨幅更是将近60%。

  事实上,希捷苏州工厂的萎靡早于2015年就已经爆发,当年1月份,希捷宣布在全球裁员近3000人,时任CEO和COO双双离职,随后到了9月份,希捷再次表示裁员1000多人占公司总员工的2%,其中就牵涉到了苏州工厂,据当时苏州希捷人员称“年底大规模裁员,邮件也发了,今年公司不调薪。”

  而据苏州希捷负责善后工作的人员对媒体表示,早在1月8日左右公司就正式宣布了关闭,据他们了解到的情况是,苏州工厂将会搬到泰国和马拉西亚去,中国只留下无锡工厂。而在2009年的时候,希捷曾表示将把位于新加坡的一家工厂关闭,那时候裁员2000人。

  在2016年12月19日,天涯论坛上曾发布一则名为《致苏州希捷领导的一封信》,该信中写道:“亲爱的领导,最后一次,这么亲切的叫您,因为我怀中还揣着大家都是同事的心愿,我心中还有对你们不灭的希望。”遗憾的是,这一希望最终还是破碎不堪。

  “风雨同舟十余载,希捷的辉煌成绩离不开你们,希捷顺利转交离不开你们。而我们只是社会上最没有文化、没有高收入,只能靠一付身板,一双手辛勤劳动养家糊口的一线员工,一架架硬盘从我们手上从零件到成品,百架、千架、亿架、十亿架,艰辛的汗水堆出的金字塔,使你们站在最顶端,你们拥有办公室的舒适,我们拥有机器的轰鸣,你们拥有每晚香甜的睡眠,我们熬夜战斗在生产线,你们拥有喝斥我们干的快点再快点的权力,我们默默无言加快了脚步。你们拥有出了Finding,扣我们少之又少的工资的借口,我们只拥有为了产量而违规的一声叹息。”

  上述这一段描述的不仅仅只是希捷,同样还有更多在国内生产制造的海外企业,在2016年下半年,惠州某家为三星生产手机外壳的公司也宣布倒闭,倒闭的背后是中国员工的失业已经拖欠供应链货款无法支付。从近两年国内倒闭的制造业看来,一批批国内制造企业、国外制造在中国工厂频频倒闭,部分向东南亚一带市场转移,俨然已经成为很显眼的趋势。早在2015年希捷就在泰国启动了工厂扩张计划,投资4.7亿美元扩大一半产能。

  毫无疑问,希捷曾一度站在硬盘市场巅峰,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机械硬盘向SSD转型的过程中希捷已经落后市场。正如吴军在《浪潮之巅》中写道:近一百多年来,总有一些公司很幸运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站在技术革命的浪尖之上。在这十几年间,它们代表着科技的浪潮,直到下一波浪潮的来临。在极度商业化的今天,科技的进步和商机是分不开的。在这些公司兴衰的背后,有着它必然的规律。事实也证明,没有谁能永远屹立在浪潮之巅,如AT&T、IBM、思科、雅虎等,都先后被推到风口浪尖,在科技产业中,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科技高速更替发展时代。
读者们,如果你或你的朋友想被手机报报道,请狠戳这里寻求报道
相关文章
热门话题
推荐作者
热门文章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