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内指纹或将带动哪些厂商最终获益?

屏内指纹大规模普及最迟也可能在两三年之后,因为即使在苹果的带动下,屏内指纹会受到关注,但是最终的发展进程,还是在于国产厂商的研发程度以及研发力度,并且还需要产业链的配合。
   可以说,屏内指纹是指纹的最终发展形态,未来无论是什么手机,屏内指纹是大的趋势。但是目前而言,至少在今年下半年,国产手机厂商推出的全面屏机型会以后置指纹占绝大多数。据笔者从一家面板厂了解得知,公司已经陆续接到全面屏面板的订单,但是屏内指纹识别几乎没被提及。

  本文来自:http://www.shoujibao.cn/news/show-htm-itemid-21510.html

  相关业内人士认为,屏内指纹大规模普及最迟也可能在两三年之后,因为即使在苹果的带动下,屏内指纹会受到关注,但是最终的发展进程,还是在于国产厂商的研发程度以及研发力度,并且还需要产业链的配合。

  从产业链上来说,Under display主要在于自身的研发实力,产业链上企业配合程度较低,因此,整体的产业链格局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另外,一旦under display起量,伯恩、蓝思、欧菲光等玻璃贴合厂可能将为此获益。

  而In display主要需要Panel厂、指纹IC厂、触控IC厂、LCD driver厂、晶圆厂的多方合作,预计5年以后,才可能大规模应用手机。但在In display技术成熟后将由京东方、天马、华星光电等panel厂主导。另外,晶圆厂的产能需求会降低。但也不会造成太大变动,因为屏内指纹还是只会在高端机器上,电容式指纹不会被取代,低端市场依旧会继续采用。

  总体看来,屏内指纹识别的到来对相关厂商来说,利弊相依,特别是对于模组厂商而言,对其相应的技术能力,如制程能力、设计能力等则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更为重要的是,行业人士认为,屏内指纹识别可能不利好单纯的外挂通孔式指纹模组厂。

  另外,从成本上来说,屏内指纹目前在技术实现阶段,成本只有等技术路线确定,并可以实现大规模量产后才能推断得出。大致而言,屏内指纹的主要成本来源于芯片及玻璃减薄,以及贴合的成本,但金属环的取消有助于其控制成本。

  目前主流的指纹技术方案主要三种:电容指纹、超声波指纹、光学指纹。要实现屏内指纹,指纹芯片需要穿透很厚的屏幕。

  而目前电容指纹穿透性仅在350um左右,远远达不到要求。另外,第一代超声波指纹芯片,信号穿透厚度在500um左右,第二代800—1000um左右,这也不够。不过未来这技术还将发展。目前成熟的方案仅有光学指纹,能达到1300—1500um穿透厚度。因此,“光学技术”将成为实现屏内指纹的方向。

  业内有多家厂商如苹果、新思、汇顶科技(603160)等公司均在进行积极研发光学式屏内指纹。指纹传感器厂商 Synaptics(新思)2016年12月推出首款面向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光学指纹传感器——Natural ID FS9100。苹果公司亦在2015 年 11 月和20 17 年 2 月先后发布了集成于 OLED 和 MicroLED 显示屏幕中的光学式指纹识别专利,直接开始布局更加高端的 In Display 光学式指纹识别方案。汇顶也于3月初的MWC上发布了光学指纹方案。

  在这些厂商的极力推动下,光学式屏内指纹技术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实现快速普及。
读者们,如果你或你的朋友想被手机报报道,请狠戳这里寻求报道
相关文章
热门话题
推荐作者
热门文章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