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全球液晶显示工业百年史——中国面板的崛起的背后故事(上)

从美国的第一款液晶产品诞生,到日本成为液晶时代的早期霸主,到韩国激进疯狂的逆袭,再有台湾在冲突和格局变化中加入分一杯羹,最后到我们的主角京东方,代表中国液晶面板在世界TFT-LCD舞台崛起!这其中的故事风云诡谲,荡气回肠!
   接触到《光变——一个企业及其工业史》这本书,缘分开始于去年10月份。
  
  京东方是一个时代,代表了中国半导体显示工业的发展历程,透过这样一家过技术工业企业在全球史诗般的崛起,你能从中感受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力量。
  
  从美国的第一款液晶产品诞生,到日本成为液晶时代的早期霸主,到韩国激进疯狂的逆袭,再有台湾在冲突和格局变化中加入分一杯羹,最后到我们的主角京东方,代表中国液晶面板在世界TFT-LCD舞台崛起!
  
  这其中的故事风云诡谲,荡气回肠!
  
  全球液晶显示工业百年史
  
  京东方决定进入先行新型显示器工业的背景,以及中国彩管工业崩溃的背景,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新兴高技术工业——TFT-LCD工业的崛起。
  
  TFT-LCD工业的发展是有两个戏剧性的事实,
  
  第一,美国企业首先发明了液晶显示的基本技术,但后来却是引进了这些技术的日本企业最先在产业化上获得成功。
  
  第二,创造了这个产业的日本并没能在该领域占据持续的主导地位,很快就被韩国企业后来居上。
  
  通过探讨这些戏剧性结果的原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高技术工业发展的规律,也可以为中国发展高技术工业的战略和政策提供有益的教训。
  
  像所有重要的新技术一样,液晶显示技术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是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而不是突然出现的。
  
  中国彩电工业的决策者在遭遇危机时表现的措手不及,不是因为技术替代来得太突然,而是因为中国工业与全球最新技术的发展基本绝缘。那时候的中国企业,既不了解液晶显示技术的进展状况,也难以在实际后果显现之前,就理解到技术变革的影响。
  
  重温这段工业史可以很清楚的发现,如果中国工业继续像过去一样,依赖引进技术而不是主动参与技术变化的过程,那么就只会一次又一次的走向毁灭。
  
  3.1
  
  从美国手中夺走液晶,并大获成功
  
  有关这段历史的第一大戏剧性事实是,发明了所有液晶显示基本技术的美国先驱企业全部“半途而废”,而以引进美国技术为开端的日本企业却成功地实现了新技术的产业化。
  
  造成日本不同结局的原因在于两个业界基本矛盾,
  
  一方面是被电视应用的巨大潜力所唤起的宏大目标,
  
  另一方面则是粗糙的新技术在达到可应用之前,仍然需要遥遥无期的改进过程。
  
  只盯着宏大目标的美国企业,最终无法克服这个根本矛盾,不得不半途而废。而愿意并敢于在美国企业看不上眼的边缘产品领域,进行创新的日本企业,则因为能够使技术不断获得应用,所以最终把对新技术的改进坚持到了大规模应用的临界点。
  
  故事要从1888年说起,那时奥地利植物学家弗里德里希·雷里特泽发现一种物质,把他加热溶解至特定的温度时,就会变成透明液体,降到特定温度时又会成为固态晶体。
  
  其后不久,德国物理学家D·莱曼研究发现,处于这两个温度之间的浑浊中间态有一种特别的晶体分子结构,于是他把处于这个状态的化合物称之为液晶。
  
  但在此后的近100年时间里液晶都没有得到重视,直到20世纪60年代,液晶才因为有人把他与显示技术相结合而获得了应用。
  
  TFT-LCD叫“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包括了两项基本技术,TFT(薄膜晶体管)和LCD(液晶显示),也就是由薄膜晶体管控制的液晶显示。
  
  作为曾经的彩色电视的发明者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视机工业的主导者——美国RCA公司(美国无线电公司),最早产生了研发挂在墙上的电视的想法,也进而在他们中央实验室诞生了最早的液晶平板电视。
  
  1968年5月28日,纽约RCA大楼召开记者发布会,展示了一台实物大小的液晶平板电视模型。尽管它只能显示静态的单色图像,却在新闻界引起了超乎想象的轩然大波,同时也引起了日本工业界对液晶显示的强烈兴趣。
  
  但这时RCA公司已经开始走上一条导致他后来没落的道路,接替了传奇般领导人萨洛夫的新管理层,实施进入计算机领域向IBM挑战和多元化的战略。
  
  大公司的傲慢也使他们看不上液晶研发小组研究过的计算器,钟表,各种仪器,显示器等小玩意儿。而对平板电视的开发几乎看不到产业化的可能性,漫长的研发迭代周期,使RCA公司放弃了对液晶的努力。
  
  总之,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那些涉足过液晶显示的美国大企业向,RCA,罗克韦尔,西屋电气,摩托罗拉,AT&T,通用电气,施乐和惠普,都在1970年代纷纷放弃了平板显示技术的开发,他们中没有一家后来成为市场的主要力量。TFT-LCD技术最终也没有在美国实现产业化。
  
  美国企业的失败之处恰恰是日本企业的成功之处,日本人接过了接力棒,把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做成了可以推向市场的产品。
  
  日本企业一开始关注到液晶显示器,并且后来起到领导世界潮流作用的是须羽精工和夏普两家企业。
  
  须羽精工是一家制表企业,1973年10月生产了他的第一块数字LCD表。
  
  那个年代的精工正处于充满创造性的阶段,公司的年轻工程师们可以从事他们感兴趣的研究,并得到管理部门的充分支持。从石英手表的成功带来的滚滚财源,也可以资助这些研究。
  
  在数字显示的手表获得巨大的成功后,就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制造微型电视。
  
  1983年5月,须羽精工在东京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了一款两英寸的微型彩色液晶电视,使电子产业界大为震惊。看到能够应用薄膜晶体管来生产液晶显示器电视后,松下,日立,东芝等大企业也纷纷行动起来。
  
  精工作为先行者,不得不从头创办工厂,安装设备,确立生产工艺。1980年代中期以后精工开始遇到困难,1989年日本股市泡沫崩溃,由于前些年的扩张有些过度,精工不得不努力归还贷款。于是精工的液晶故事居然与RCA的经历有了相似的结局。
  
  最终把TFT-LCD做成的是夏普。
  
  夏普的前身是早川电气,1912年由日本着名企业家早川德治创办。这个企业早年发明过不需要固定眼的皮带扣和自动铅笔,1925年开始生产收音机。1951年成为日本第一家开发原型电视机(黑白电视机)的企业。1952年成为日本第一家从RCA获得基本电视专利转让的企业。到1955年,早川电气已成为日本主要的电视生产商,占有国内大约1/4的市场。
  
  但早川电气也有由来已久的弱点,他一直只是一个终端组装企业,没有财力在生产显像管这样的关键元器件方面进行投资。
  
  1970年,已经领导早川电器58年的早川德治升为总裁,佐佐木任总经理,公司名字也同时由早川电器改名为夏普。
  
  在佐佐木的领导下,新的项目公司孤注一掷,投资75亿日元(合2100万美元,大约相当于当时夏普资产价值的1/4),建起了自己的半导体厂。建半导体厂的决议从一开始就在夏普内部不受欢迎,这个工厂最初的五年每年亏损100到200万美元。
  
  正当董事会准备卖掉他的时候,半导体厂却盈利了。
  
  1970年代初期有60多家企业在计算器市场上厮杀,其中夏普是最具有进取精神的创新者。1964年至1976年,夏普把生产计算器所需的3000个元件减少到三个,一只硅片,一个显示屏和一只太阳能电池。
  
  夏普的研究人员也一直怀有制作出墙挂电视的想法,也曾经在薄膜EL(场致发光)屏方面领先。精工于1983年宣布的LCD彩电,让夏普的研究人员大吃一惊,不得不开始努力的追赶精工。
  
  到1987年,夏普终于设法使3英寸的液晶电视投入生产,虽然产量很低。次年10月,夏普在日本电子展览会上展示了14英寸的液晶显示屏,引起轰动。
  
  起初,夏普管理层也对建一条高成本的大尺寸TFT-LCD批量生产线,抱迟疑的态度,但是他们最终还是决定了要继续走下去。
  
  那时,IBM日本对是否该进入TFT-LCD的制造进行了将近一年的辩论。最后,IBM日本与东芝在1989年8月宣布成立DTI制造联盟,双方投资1亿多美元建设TFT-LCD量产线。
  
  直到1989年,平板显示产业到了起飞的边缘,日本的TFT-LCD制造商们处于生产投资决策正确的喜悦氛围中。
  
  NEC最先于1990年8月,然后是IBM与东芝的合资企业DTI公司于1991年8月,以及夏普于同年的秋季,相继开动了他们各自的第一条大尺寸彩色TFT-LCD的量产线。
  
  产业化并非那么轻而易举,从宣布制造样机到开始批量生产,差不多已经过去了3年的时间。
  
  因为几乎是从零开始,所以没有人有大尺寸TFT-LCD生产方面的经验。量产时出现了一堆没有预料到的问题,导致量产初期的良率远低于10%。当时东芝市场营销部门的一个高级经理所说,那时候就像是在一堆垃圾里寻找一片能用的液晶屏。
  
  在此后的四年里,最早进入大批量生产的这批企业,渐渐使良率从10%不到上升到了80%以上。
  
  从1991年到1996年,全球至少有25家大批量生产线建成,其中有21条建在日本。
  
  除了这几家主要的公司外,星电,富士通,日立,卡西欧,三菱都纷纷建厂扩大产能,不过这些企业后来大多处于长期亏损状态,最后退出了液晶产业。
  
  伴随着TFT-LCD工业在日本的建立,日本也发展出一大批平板显示的上下游企业。日本的平板制造供应链体系要强于其他任何国家,在包括几乎所有必要设备和材料的供应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少有一家日本企业参与。这使日本成为新工业的温床。
  
  TFT-LCD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历史证明,目标远大的美国企业失败之处正是楚鼠目寸光的日本企业成功之处。
  
  当液晶显示技术需要长期的改进才能应用到电视机上时,来自像计算器和手表这些产品的现金收入提供了持续研发液晶显示技术的资金来源。而制造计算器,手表以及微型电视所用液晶显示器的核心能力,为制造笔记本电脑屏幕、电脑显示器以及最终的电视平板显示创造了基础。
  
  这些无惧小打小闹的日本企业,通过对粗糙的液晶显示技术不断的技术坚持和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在这项新技术商业化中获得了领先地位。
  
  这也说明了一个重大的历史事实,使液晶显示技术能够产业化的第一个市场需求不是电视,而是电子手表和计算器。
  
  3.2
  
  美国试图另辟蹊径追赶,并没有成功
  
  尽管率先进入大批量生产阶段的是日本企业,但是使得这种生产得以实现的制造平台,是几个国家的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
  
  虽然美国企业对TFT-LCD的研发半途而废,但是在以日本为聚集的TFT-LCD工业从孕育到崛起的过程中,却有不少美国企业迅速加入,并成为推动这个工业崛起的重要力量和参与者。
  
  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有,IBM、应用材料公司和康宁。
  
  那时,美国政府曾企图通过产业政策另辟工业路径,却以失败而告终。当国际化的产业主流形成后,落后者的努力追赶,也几乎不能够游离于这个主流之外。
  
  1980年代后期的美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讨论高清电视,美国在显示制造技术上的落后,引起了美国国内政治上的关注。
  
  1990年全球90%的TFT-LCD液晶显示器是在日本生产的,到1994年这一比例上升到94%,而美国只占不到3%。
  
  所以在老布什总统任职期间(1989.1-1993.1),虽然共和党政府不会推动某个具体的产业发展,但民主党控制的国会还是促使政府为先进显示技术研究提供了基金。
  
  1990年代早期,尽管美国成功的对日本平板显示厂商及实行了反倾销诉讼,并提高了TFT-LCD的关税,但美国的平板显示工业没有表现出任何要追赶日本竞争者的迹象。
  
  很多美国企业把自己与日本企业的差距看作是财务和市场结构的差距,把大批量生产集中于日本的根源,解释为日本在1980年代末的资本成本低,以及拥有本土的设备和材料供应商,却看不到日本知识和经验上的差距。
  
  这些美国企业自信美国在生产技术上的领先,他们指望国内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能提供设备和材料以克服在生产生产制造上的落后,指望政府和风险投资家能为国内的厂商提供资金。
  
  所以美国企业的生产线使用了更高比例的美国本国设备,很多设备都是制造商第一次冒险应用,从来没有在低世代线中使用过,很难达到适合商业化的良率水平。
  
  美国采取的战略是独创自己的路径,企图在已经出现的国际化产业主流之外另辟蹊径,正是美国失败的原因。
  
  当日本的厂商、材料和设备供应商已经在大批量生产上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时,美国企业却实行要求通过贸易保护和政府平板产业促进计划,来确保美国在全球的市场份额。
  
  而最终的结果反而是也就面板产业能力在亚洲得到快速增长,但在美国却没有同步增长。
  
  因为是使用政府的资金件,所以参与产业促进项目的美国平板显示厂商,不能够在国际市场上选择最好的设备商和合作者。与此相对应的拒绝接受政府资助的IBM,康宁和应用材料公司,通过主动与日本企业合作,成为了这个产业中美国企业的主要玩家。
  
  从中可以得到的教训是,当新工业的出现越来越依托国际化的知识网络后,如果个别国家的政府沿袭本国政治的规则去干预企业,那就会阻碍本国企业参与新工业的发展,即使是美国这样的国家也不例外。
  
  3.3
  
  韩国奇迹般的弯道超车
  
  美国建立本土平板显示器工业的失败,并不意味着日本领先者的地位不可挑战。这其中做得最成功的是韩国的三星和LG。
  
  随着韩国企业在1990年代中期和中国台湾企业在1990年代末期的进入,大批量生产液晶面板的TFT-LCD工业演变成为一个东亚工业。
  
  其中特别值得一说的是韩国企业激进的投资战略改变了游戏规则。
  
  以韩国企业超越日本企业为转折点,在1990年代末TFT-LCD工业明显分为两个阶段。在此之前以产业主要以研发为主,之后则更看重投资。
  
  只有决策者对市场前景的远见和信念,而不是眼前的收入,才能证明投资决策的合理性。
  
  为了更好理解产业竞争中的成功和失败,需要先了解一个名词,“液晶周期”。
  
  “液晶周期”的表现是,
  
  一批产业化的先驱企业,开拓了液晶显示产品的应用,创造出对液晶显示的市场需求。当产品为市场接受后,一时的供不应求引发现有企业进行新的投资,并开始出现一批新进入者;
  
  新投资及新进入者带来产能的迅速扩大,导致生产过剩,价格下降,造成产业衰退;
  
  但价格下降的同时,也导致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需求扩大,于是再次出现产能不足,又引发新一轮投资和新企业的进入。
  
  ……
  
  如此循环往复,这种周期性所反映的实质是工业创新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
  
  需要了解的是,在液晶显示器的发展中,它的市场范围扩大是随着它的尺寸增加和成本下降而逐渐实现的。
  
  从这可以发现,如果仅仅依据现有市场需求进行投资决策,那么这个工业前进的步伐必定是缓慢的。
  
  但是如果依据对市场前景的判断和信念而进行更大规模的投资,那么技术进步和规模经济就会创造出新的需求。根据液晶周期的理论,更大的尺寸,更好的画质和更低的成本会扩大液晶显示器的应用范围。
  
  这就是韩国企业得以后来居上的一个关键因素,韩国企业的进入很好的利用了液晶周期。
 
重温:全球液晶显示工业百年史——中国面板的崛起的背后故事(上)
 
  韩国三星和LG公司在1993-1994年液晶周期的第一次衰退时,利用衰退期快速获得了技术能力,并且雇用那些过剩的日本工程师在日本设立研发中心。
  
  下一次衰退期1995-1996年,韩国公司逆市果断的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
  
  同样图中可以看到,台湾企业在第二次衰退中,打好了基础;在1997-1999的年第三次衰退中,日本企业减少投资,中国台湾企业成功与日本谈判增加自己的投资并获得技术转让。
  
  这样的战略对新进入者非常有用,因为衰退给他们带来了增加投资的机会窗口。
  
  诚如上文介绍过的,TFT-LCD第一个阶段的主导者是日本。
  
  TFT-LCD成为一个工业的开端是在1991年,当时的产业创新者,包括夏普,NEC,IBM日本与东芝的合资公司DTI等在内一批日本企业,开始了第一批的液晶面板的批量生产,开创了TFT-LCD工业的技术轨道,他们是当时毫无争议的领先者。
  
  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是TFT-LCD的第一个关键应用,为满足这个新需求的大规模投资造成了供过于求,带来了1993-1994年的第一次衰退。利用这个衰退期,新的日本企业的进入到液晶领域,像松下、日立、星电就是这个时期进入的。
  
  而后,所有这些新与者都享受到了1994年至1995年产业上升期带来的利润。
  
  直到1990年代中期,两批日本企业的进入,使日本成为TFT-LCD工业的主导者,其全球市场份额高达95%以上。
  
  在1995-1996年液晶产业的第二次衰退期里,韩国进入了TFT-LCD工业。
  
  韩国人从日本人的成功看到了液晶工业的腾飞。凶猛的韩国企业在TFT-LCD工业花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就把日本企业挤下了世界第一的宝座,就像多年之前在半导体行业发生的故事一样。
  
  韩国企业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对平板显示技术的研发,三星电子在其半导体事业部内设立了一个特殊事业部,专攻TFT-LCD。同时,与日本竞争的民族自豪感也在其中起到了作用。
  
  LG电子则是从1987年开始的液晶显示器的研发。到1989年展示了第一个可用的成果,并于1990年成立了专门的研发中心,希望能够减少对日本核心元器件的依赖。
  
  LG自己本身是一个做多媒体产品的企业,为了保证未来液晶显示器的供应,管理层当时认为五年的亏损期是可以接受的。
  
  1988年,现代集团也开始了研发,成立了LCD事业部。
  
  当时日本企业对技术把持很严,韩国企业就利用星期天工程师休息和在日本设立研发机构的方式学习技术。三星在第一次业绩衰退期间,就在日本设立了一个研发机构,以利用失业的日本工程师。
  
  而其后的发展过程中,现代集团由于一些其他的投资项目,使建线延误了一年多,他的第一条量产线到1996年第四季度才投产。
  
  这个延误是致命的,他使现代集团的液晶业务刚开始量产就遭遇了亚洲金融危机,也使他再也没有能赶上三星和LG的步伐。
  
  自从韩国企业进入TFT-LCD工业后,反周期投资就成为伴随韩国企业行为的概念。在1995-1996年液晶产业的第二次衰退里,刚刚进入的韩国企业继续投资建设新的生产线。
  
  这就是典型的进取性反周期投资行为,与衰退期削弱投资的惯常行为完全不同。
  
  与美国另辟蹊径的做法不同,韩国企业采取的战略是加入主流产业和主流市场进行赶超,通过参与设计合作结成战略联盟,以及签订长期合同的形式与外国企业合作。这也是韩国得以后来居上的关键因素之一。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液晶市场也陷入不景气,日本厂商虽然几乎完全垄断了液晶显示王国,但大多面临亏损的窘境。在这种情况下,三星电子和再一次采取了反周期的投资战略,果断的在LCD领域投入数十亿美元,建设大尺寸液晶面板生产线,积聚了惊人的爆发力。
  
  也因为如此,韩国企业从开始量产到盈利经历了很长的时间。
  
  三星的液晶业务从1990年到1997年连续亏损了七年,在1991年至1994年期间,平均每年亏损1亿美元。不过,凭借着韩元贬值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三星在1997年年末实现了咸鱼翻身,成功实现扭亏为盈。1998年三星的出货量更是跃居世界第一。
  
  LG的液晶业务从1987年到1994年,平均每年有5300万美元的亏损,持续了八年。
  
  1999年是韩国企业的一个关键时间节点。
  
  这年5月LG和荷兰飞利浦宣布,后者以16亿美元的投资换取LG液晶业务的50%股份,组建LG-飞利浦公司。
  
  7月,苹果电脑公司向三星投资1亿美元,以加速其液晶生产设施的建设,10月三星接获戴尔价值85亿美元的TFT-LCD大订单的合同。
  
  11月,现代集团与三家笔记本电脑制造商,IBM,康柏和Gateway,签订了五年80亿美元的供货合同。
  
  1999年,三星在全球平板显示器市场的份额达到18.8%,名列第一,LG达到16.2%,名列第二。这两家韩国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超过了原来的龙头老大日本夏普。
  
  只有韩国现代落伍了,他受财务危机的拖累,已经没有力气再与上面两家竞争。
  
  韩国企业的进入和凶猛扩张,改变了TFT-LCD工业的游戏规则,他们不顾短期盈利状况,而采取更进取投资战略。
  
  在价格下跌,生产过剩,其他企业需要削减投资,而且谁都不知道何时有转机的时候,企业增加投资是需要拥有特殊的勇气和胆魄的,必须具有对衰退期之后必然紧随增长期的信念。从只关注眼前盈亏为主流的财务逻辑来看,韩国企业的行为的确令人费解。
  
  所以这也造成了第二个具有讽刺意味的事实,推动TFT-LCD跃入电视应用阶段的主角不是作为产业化先行者的日本企业,而是后进入的韩国企业。
  
  在电脑桌面上替代CRT并批量应用于电视的TFT-LCD液晶面板是由5代线首先生产的,而率先建成5代线的企业,恰恰是从此被称为“韩国双雄”的三星和lg。
  
  (这里插入一段,所谓液晶面板世代线数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只是业界一个约定俗成的称法,基本可以理解成是按照生产液晶面板的尺寸大小来划分。随着主流电视屏的迅速扩大,更大尺寸的高世代线具有切割大屏电视单位成本更低的优势,这也就导致了液晶面板的竞争其实就是更大尺寸的竞争。)
  
  那时,不仅日本企业不相信韩国企业能够为其5代先找到足够大的市场,而且业内甚至认为5代线已经达到了液晶工业的物理极限。
  
  专注于长期眼光的战略投资,而不是抽象的技术水平,成为能够在TFT-LCD工业中获得成功的关键要素。
  
  不再是现有需求限制技术进步,而是技术进步决定需求的范围。
  
  但技术进步所需要的投资强度是如此之高,只有决策者对市场前景的远见和信念,而不是眼前的收入,才能证明这种投资的合理性。
  
  3.4
  
  新进入者,快速成长的中国台湾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打断了第三次液晶景气,也带来了新的进入者——中国台湾企业。
  
  从总体上讲,具有半导体工业基础的台湾工业其实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吸收面板产业能力,只是在高进入壁垒的条件下,台湾企业因缺乏市场机会以及获得最新技术的途径,而仍处于门槛之外。
  
  本来日本企业一向拒绝向台湾转让技术,但面对金融危机和液晶衰退期,日本企业感到难以继续像以往那样处心积虑的保护TFT-LCD制造技术。另一方面,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韩元的大幅贬值也提高了韩国企业的竞争力。韩国TFT-LCD价格大规模降低进入台湾市场,使得日本企业在台湾市场的份额继续下跌。
  
  在这种形势下,包括三菱,东芝,IBM日本,夏普和松下等在内的日本企业,被迫不得不开始台湾本地化生产,转移技术给台湾本土合作伙伴。
  
  所以1998年,日本TFT-LCD厂商面对来势凶猛的韩国竞争者,刻意高调的把技术转让给台湾企业作为反击。
  
  一方面可以收取可观的转技术转让费,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巨大投资可能导致的亏损,由台湾设立TFT-LCD产线可以弥补日本在产能上的不足。
  
  1998年,6家台湾企业相继获得日方的技术许可而进入大尺寸TFT-LCD制造,这一年被称为“台湾TFT-LCD产业元年”。
  
  台湾TFT-LCD工业的崛起是具有一些条件基础的,其中之一就是台湾的半导体工业基础,半导体工业的工厂经验对于提高液晶产业的制造能力非常有用。
  
  在半导体工业中积累的诀窍,对于TFT-LCD工业也是适用的。事实上,早期台湾TFT-LCD工业所需的人才就是来自半导体工业,特别是2001年半导体的衰退,使得一群有才干的人从半导体行业流动到TFT-LCD。
  
  中国大陆的巨大市场需求也是台湾TFT-LCD工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条件。
  
  在2004年时,台湾液晶面板超过140亿美元的销售额,销售额中中国大陆占到了67.11%,中国香港地区占14.66%。
  
  3.5
  
  全球格局基本趋稳,中国悄悄孕育崛起的力量

重温:全球液晶显示工业百年史——中国面板的崛起的背后故事(上)  
  2006-2007年是全球电视市场的转折点。
  
  从图上可以看出,2006年第一季度液晶电视占全球电视机出货量的份额还不到20%,而CRT电视的份额则接近80%。但在不到两年后的2007年第四季度,液晶电视占全球电视市场的份额第一次超过了CRT电视。
  
  至此,从1960年代初RCA的研发人员为开发平板电视,而最初尝试液晶显示技术到液晶显示终于不可逆转的在电视上替代CRT,已经过去了将近半个世纪之久。
  
  在韩国双雄与日本夏普的激烈竞争中大家发现一个困境,就是每个企业都很难凭借液晶屏来保持自己在电视机上的优势。
  
  事实上,液晶面板与CRT不同,液晶是高度标准化的产品,不同生产商之间的产品性能差异不大。在液晶电视的普及过程中主要性能差别是大概就是尺寸大小的差别了。
  
  为什么大多数日本企业没有在世纪之交的关键年份,对TFT-LCD工业加大投入,而是在犹豫中止步不前呢?
  
  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解释,比如说亚洲金融危机造成日本企业财务困难,或者是日本企业的保守态度等等,但这些都不足以充分解释日本企业在特定时点上的特定行为。
  
  亚洲金融危机对韩国经济的冲击远大于日本,日本企业曾经充满进取精神所以才会创造出TFT-LCD工业。但是为什么他们,在这个世纪之交就突然变得保守了呢?
  
  原因在于CTR时代日本彩电工业实在是太成功了,以至于日本企业在电视进入平板显示时代的首要目标是,继续保证这种领先优势,这就是保守态度的来源。
  
  “电视机思维”的最大缺陷是忽视了液晶显示器与CRT显像管之间的不同,液晶面板是一个高度标准化的产品,不同企业生产的液晶面板在技术性能上的差异非常之小。
  
  虽然多数日本电子企业都参与了TFT-LCD的发展,但他们却往往把主攻方向定在更有差异的技术上。夏普在寻找技术差异方面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投入,实际上这是日本消费电子企业在进入液晶时代所普遍面临的困境。
  
  而与日本企业不同,三星、LG在TFT-LCD工业兴起的时候,他们没有任何终端产品领域是值得守陈的。韩国双雄也都曾经尾随日本企业同时涉足等离子显示,但当他们看清了TFT-LCD的前景后,就放弃了等离子,果断开始对TFT-LCD进行高强度投资,也就逐渐积累了技术优势。
  
  日本寻求独门秘籍的追求反而让没有什么秘籍可言的TFT-LCD工业在日本发展缓慢。
  
  至于日本企业如此迷恋独门绝技的原因,大概是他们从电视机CRT时代继承下来的高价格以及形成优势的高成本结构,使他们一旦产品无法保持高价就会立即陷入亏损。CRT显像管是一种工艺复杂的技术,不同厂商的产品都存在着技术差异,所以他们也很容易沿袭CRT时代成功经验的思维习惯。
  
  关于日本的独门绝技思维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夏普有一项长期政策,他所生产的液晶屏不对外供应,只用于夏普电视机。
  
  相比于日本,韩国双雄一直都对外供应液晶面板,同时也采购其他企业的液晶面板。
  
  中国台湾更是如此。由于台湾本身没有电视及工业而必须向任何可能的客户销售电视面板。
  
  而台湾不得不依赖于境外销售的产业结构,也使台湾无法在高世代线的大战中成为领先者,甚至在跟进上也充满犹豫。因为能不能找到足够的需求以保证投资回报始终是台湾面对的一个大问题。
  
  在全球电视机从CRT转变为TFT-LCD的过程中,韩国和中国台湾企业以更大规模生产更低成本液晶面板的能力,加上韩国双雄从液晶显示器的优势上所获得的电视机优势,再加上中国大陆彩色工业更低成本的终端制造能力,最终导致韩国和中国大陆生产的低成本和更低成本的液晶电视,淹没了一心想利用技术差异来保持高价的日本彩电工业。
  
  就这样一直到了2008年,全球TFT-LCD工业沿着更大更高更快的直线在行进着。我们也再次迎来了金融危机的爆发,此时日本在TFT-LCD的大批量生产上已经退居韩国和中国台湾之后。
  
  尽管此时的日本,仍有夏普仍然保持着进取心,但是金融危机导致的液晶衰退使夏普在2008年财年出现了自1956年在东京证交所挂牌交易以来的首次亏损(亏损额约13亿美元)。
  
  中国台湾的TFT-LCD工业尽管规模很大(当时仅次于韩国),但全球金融危机却暴露了其脆弱性。
  
  台湾生产的液晶面板不像日本和韩国那样拥有来自本土下游企业的庞大需求,而必须依赖日韩的采购以及向中国大陆的销售。
  
  在全球需求不振的情况下,索尼、三星、LG等日韩企业在2008年8月取消了此前对台湾面板的订单,改为自己供货。
  
  这种在危机下的正常反应,导致台湾液晶面板企业的开工率最低时降至四成,几乎濒临死亡线。
  
  而此时,全球只有一个国家的市场对液晶面板的需求仍然在继续增长,这就是中国大陆市场。
  
  回头再看看液晶面板的产能转移史:
  
  21世纪之前,液晶面板产业可以说是日本厂商的天下。
  
  在1990年,日本TFT液晶面板占据了全球市场90%的份额,到1994年这一数字上升至94%。 从面板厂投产数量比例来看,全球60%以上的面板厂都在日本。 但当时,液晶显示技术刚刚起步,生产线基本上也都以3.5代线以下为主,主要代表厂商有夏普、爱普生、日立、东芝、三菱、三洋和NEC等。
  
  夏普,创立于1912年。夏普是一家日本的电器及电子公司,在世界首次推出电子计算器和液晶显示器,在业内有“液晶之父”的美誉。 1987年夏普成功开发出了92160像素的行业最高水准TFT液晶屏,正是这一年成就了“液晶的夏普”。 此次夏普引领了液晶面板行业的发展,一路高歌猛进,全球第一条6代、8代、10代线均由夏普创造。
  
  但到2008年后夏普由于等离子显示技术投资失误、太阳能电池项目持续亏损、液晶10代线负担过重开始走下坡路一蹶不振,2016年夏普接受鸿海的重建方案的决定,进入鸿海旗下。 精工爱普生公司,成立于1942年5月,是日本的一家数码影像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
  
  1994年爱普生开发了1.3英寸VGA面板正式进入面板行业,2004年并购三洋电机的中小尺寸液晶面板业务。2004年该公司中小尺寸液晶面板的市占率还高居全球第3,但到了2009年遽滑至第10位。 2012结束液晶面板制造设备相关事业。
  
  日立制作所,成立于1910年。是日本的一家全球最大的综合跨国集团。 IPS就是由日立于1995年发布的新一代液晶面板技术,此后该技术生产的液晶面板成了苹果的标配(业内也称硬屏),之后将该技术先后技术授权给LG、奇美电子。 2012年4月东芝、索尼、日立将旗下液晶面板制造设备相关事业整合成立日本显示公司(JDI)。 2016年结束液晶面板制造设备相关事业。
  
  东芝,创立于1875年7月。东芝是日本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也是第二大综合电机制造商,隶属于三井集团。 东芝在许多产品上都是日本首家制造出的厂商,例如:雷达(1942年)、晶体管电视与微波炉(1959年)、笔记型电脑(1985年)、DVD(1995年)。 在平板电视产业的初期可以说东芝对液晶技术和等离子技术的选择是迷茫的,由于东芝缺乏等离子电视方面的核心技术,没有自己的等离子面板产业。加上等离子产业的日子似乎也不好过,所以2006年东芝毅然撤出了等离子电视的领域,全面转向液晶电视和SED电视的开发。 2006年东芝和日立、松下合资的IPS-阿尔法公司正式量产,并在2009年从松下电器手中收购了持有的全部股份,并将该公司更名为东芝移动显示器。 2012年4月东芝、索尼、日立将旗下液晶面板制造设备相关事业整合成立日本显示公司(JDI),东芝退出液晶面板业务。
  
  三菱电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创立于1921年,是三菱财团成员之一,全球500强。产品包含显示产品、手机、车载电气、机器、半导体和影像等。 三菱电机的液晶屏从始至终定位在高端市场,深受专业领域用户青但由于受倒产业链转移的影响。 2014年三菱电机退出液晶显示屏业务。
  
  三洋电机创立于1947年,三洋寓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从摩电灯起步,后涉及音响、信息通讯、家用电器、商用机械、电子部品、电池等广泛领域。 2004年初与精工爱普生成立合资企业。 然而,中小液晶面板市场的激烈竞争,引起比预期更严重而持久的价格下滑。2006年将股份转让给精工爱普生退出液晶显示屏业务。 2015年3月31日,三洋电机宣布倒闭。 NEC,简称日本电气或日电,成立于1899年,是一家跨国信息技术公司。1991年进入液晶显示屏业务。 2003年与中国大陆上广电集团投资建成液晶5代线,2009年合资公司破产同年ENC关闭了位于日本鹿儿岛的液晶面板工厂。
  
  2011年NEC将旗下专门生产中小型液晶面板的子公司70%的股份转卖给中国的天马公司,退出液晶显示屏业务。 从2000年到2008年,日本面板产业持续高速发展,此时随着液晶面板技术进一步发展,以及日本国内终端厂商对液晶面板的需求增加,面板尺寸和世代线均有所提升,主要以投资G3.5/4.5/6代线为主,新的面板厂商如索尼、松下陆续加入。 不过此时已经错过了日本面板行业发展的黄金期。
  
  索尼,成立于1946年,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 进入液晶时代之后,索尼显得有些后知后觉但又有些急功近利,从1994年开始就在OLED这个就算是20年后的今天也绝对算得上高大上的技术上投入巨大精力,并且在2004年就已经可以量产小尺寸OLED面板。 为了弥补在高端液晶面板的采购上的短板,2004年与韩国三星电子合作各占50%股份投资第八代S-LCD液晶面板厂。但想法是美好的,面板产业链的转移导致该面板厂从2004年起持续亏损。 2010年,索尼将野洲事业所的TFT液晶显示器业务出售给京瓷,到2012年年底经历了8年的亏损索尼最终将50%的股份专卖给三星,再将旗下液晶面板制造设备相关事业与东芝、日立整合将成立日本显示公司(JDI)。至此索尼退出液晶显示屏业务。
  
  松下,创立于1918年,产品涉及家电、数码视听电子、办公产品、航空等诸多领域。 松下是全球彩电企业中最后一个转型做液晶的企业,2008年宣布进入液晶显示屏业务,2010年量产。 2012年将旗下位于千叶县茂原市的液晶面板厂出售给JDI。2016年旗下姫路工厂停产,松下退出液晶显示屏业务。 2011年8月31日索尼( Sony)、东芝( Toshiba)及日立(Hitachi)将旗下表现不振的LCD业务分拆出来,与政府支持的基金合组联营公司Japan Display,而JDI也成了目前日本仅存的液晶面板企业! 虽然日本官方多次牵头参与面板厂商之间的兼并重组和技术整合,以期重振雄风,但似乎很难扭转颓势。 这与日本自身整体经济形势走下坡路的大背景密切相关,同时也与显示面板产业的全球重心转移有关。 日本投资热度大减,但在技术上依然保持了一定的优势,而且上游的材料、设备和零部件等产业配套依然可以说是全球最完善也最具竞争力的市场。
  
  15年前—— 韩国企业复制了成功
  
  在1995-1996年液晶产业的第二次衰退周期里,韩国企业大规模进入TFT液晶面板行业,用不到10年时间,硬是把日本人挤下了世界第一的宝座。 韩国LCD产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79年,Orion电器公司开始生产计算器与电子表用的TN-LCD。 由于液晶面板需要冒着大规模投资(动辄数亿美元)的风险,所以进入这一行业不仅需要能够开发出样品,还要掌握量产的工艺能力。
  
  上世纪90年代初,韩国企业就是通过试生产线中应用最先进的设备,来作为学习平台和培养量产能力。在自身技术能力不足的液晶灌注工艺等方面,就采用“偷师”的方式去学习日本。 三星在日本设立了一个研发机构,利用产业衰退期,雇佣失业的日本工程师,积累研发能力。
  
  三星电子成立于1938年,是韩国最大的电子工业企业,同时也是三星集团旗下最大的子公司。 1984年,三星电子的子公司三星显示设备公司(SDD),设立了TFT-LCD研究小组,随后从美国OIS公司获得了技术许可。 1991年,三星电子在其半导体事业部内设立了一个特殊事业部,专攻TFT液晶技术。同年,三星建成了一条300×300mm的试生产线,第二年又研发了在300×400mm玻璃基板上,一次生产2片10.4英寸液晶显示器的技术。 1995年底建成第一条2代线;1996年建成第一条3带线;1998年建成第一条3.5带线,而当时日本还只有3代线;2001年三星建设了两条5代线;2005年和2006年连续建成两条7代线,均为当时的世界第一。 此后三星一直保持着全球液晶面板行业出货量的前两位。
  
  LG电子成立于1947年,是在消费类电子产品、移动通信产品和家用电器领域内的全球领先者和。 LG从1987年开始了对液晶显示器的研发,到1989年才公开展示了成果。1990年,LG电子成立了专门的研发中心,有大约250名员工在试生产线上工作,每年生产12000片10.4寸和12英寸SVGA液晶面板。 目前LG的生产基地主要在庆尚北道龟尾市和京畿道坡州市,其中龟尾市集中了LG的2代线至6代线。 1995年建成P1工厂(2代线),1997年建成P2工厂(世界第一条3.5代线),2000年建成P3工厂(4代线),2002年建成P4工厂(世界第一条5代线),2003年建成P5工厂(5代线),2004年建成P6工厂(6代线)。2006年,LG在坡州建成世界第一条7.5代线(P7工厂);2009年在坡州建成P8工厂(8.5代线)。 如此高的投资强度,让日本企业望尘莫及。
  
  现代集团创立于1940年,曾是韩国5大财团之一。
  
  1988年,现代集团开始了液晶面板的研发,设立了LCD事业部。1990年,现代电子从日本Oprex公司引进了TN-LCD技术,并从日本引进了一整条生产线。 1993年开建第一条2带线,但是由于投资金刚山旅游项目,使得工程延误了一年多,直到1996年底才投产。这个延误是致命的,它使得现代集团的液晶业务从刚开始量产就遭遇了亚洲金融危机,以至于再也没能赶上三星和LG的步伐。 2002年现代集团将液晶业务出售给京东方。
  
  韩国企业从开始量产到盈利,经历过痛苦的产业能量积累阶段。 三星的液晶业务从1990年到1997年连续亏损了7年,在1991-1994年间,平均每年亏损1亿美元。 但是凭借韩元贬值和生产规模扩大,三星到1997年末实现了“咸鱼翻身”;1998年三星的液晶面板出货量,跃居世界第一。
  
  LG的液晶业务从1987年到1994年,年均亏损5300万美元,持续亏损了8年。 1999年是韩国企业的转折点:5月,LG和荷兰飞利浦宣布,后者投资16亿美元,换取LG液晶业务的50%股份,新组建的LG飞利浦公司于9月正式运营。 这笔交易不仅为LG带来了投资,也使飞利浦成为LG的大客户(2008年飞利浦出售了所持股权,成功在液晶面板业务中退出)。
  
  7月,苹果电脑向三星投资1亿美元,以加速其液晶生产线建设。10月,三星接到戴尔电脑价值85亿美元的订单。11月,现代集团与3家美国笔记本电脑制造商——IBM、康柏和Gateway,签订了5年80亿美元的供货合同。 1999年,三星在全球液晶平板市场占据了18.8%的份额,名列第一;LG达到16.2%,名列第二;这两家韩国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都超过了原来的行业霸主——日本夏普。
  
  韩国企业的凶猛扩张一举改变了TFT-LCD产业的游戏规则。 日本人曾经质疑这种疯狂投资的行为,但事后看,率先建设5代线正是韩国超过日本的分水岭。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推动TFT液晶面板最终进入电视应用阶段的主角,已经换成了韩国人,而不是作为产业先行者的日本。
  
  2002年起在桌面电脑上替代CRT,并批量应用于电视的液晶面板,都是由5代线首先生产的。 那时,日本企业不仅不相信韩国企业能够为5代线找到足够大的市场,而且业内认为5代线已经达到液晶工业的物理极限。只是当韩国企业凭借5代线获得巨大的竞争优势后,日本夏普才改变了保守态度,跳过5代线去直接建6代线。
  
  10年前—— 大陆救活了台湾面板业
  
  液晶面板市场从1997年底亚洲金融危机后,急剧收缩,到1998年初跌至谷底。 财务负担加重的日本企业失去了追加投资的勇气。除了夏普、日立和鸟取三洋继续对3.5代线和4代线投资外,其他日本企业的投资都处于搁浅状态。 但这一轮的衰退却引来了新的入场者——台湾企业。 我国台湾的LCD产业起步,比韩国还要早3年:1976年台湾敬业电子引进美国休斯公司的技术、材料和设备,开始生产电子表用的TN-LCD液晶屏。
  
  1978年,李逸士成立了中相公司,李担任过美国休斯飞机公司的液晶技术部主任,是最早将LCD技术带到台湾岛的人。 但是由于无法与日本企业竞争,1981年,敬业电子破产倒闭,中相公司后来换手,称为美相科技(李逸士后因液晶诈骗集资40亿元新台币而潜逃)。
  
  台湾民营公司由于实力弱,多数都难逃倒闭的命运。 由于日本与台湾岛的经济联系密切,到80年代初,夏普和爱普生先后在高雄和台中设厂,以生产大尺寸的TN-LCD为主。 日本厂商的投资,刺激了台湾本地LCD产业的发展。1986年后,台湾当局连续出台政策,鼓励扶植LCD产业的发展。 1988年,台湾工研院几乎与韩国三星同时开始对TFT-LCD技术的攻关。
  
  1992年3月,台湾碧悠电子引进美国欧利宝公司的STN技术,在新竹县新丰乡建厂,成为最早涉足STN的厂商。 在1992年和1993年,南亚塑胶和中华映管,分别引进英国GEC公司与日本东芝公司的STN-LCD技术。尤其是中华映管转移东芝的大尺寸彩色STN-LCD后,台湾的LCD产品进入了电脑应用领域。 1998年,日本企业在韩国人的凶猛攻势下,刻意高调地将技术转让给台湾企业作为反击。这样一方面可以收取高额的技术转让费,另一方面也可以弥补日本在产能上的不足。 当年共有6家台湾企业相继获得了日方的技术许可,从而进入大尺寸TFT-LCD产业,是年被称为“台湾TFT-LCD产业元年”。 中华映管成立于1970年,早在1973年就开始为美国RCA代工生产黑白电视机显像管。
  
  1998年3月,其与ADI(三菱电机与旭硝子合资)达成协议,引进三代线技术,由ADI为其培训工程师和操作工,1995年5月正式量产3代线面板。 它是台湾第一家取得日本TFT技术的公司。 从1994年起先后在大陆福州、吴江、福清投资设厂。至今中华映管仍是全球中小尺寸液晶面板的主要供应商。 友达光电成立于2001年,前身是同年破产重组的达基光电与联友光电。
  
  达基光电(隶属于宏基集团)成立于1996年,初期技术来源IBM日本。联友光电(隶属于联电集团)成立于1990年,初期技术来源松下。 2006年友达再度与广辉电子(隶属于广达集团)合并,广辉电子成立于1999年,初期技术来源夏普。 2001年3月13日,达基与联友光电宣布合并,成立友达光电(AUO),一跃成为当时台湾第一大、全球第三大的TFT厂商。 但是合并后的友达却面临产业衰退期,面板价格每月下降5-10美元,到2001年底,友达的积压库存已达数亿美元,财务非常紧张。 面对这种情况,友达仍然宣布扩产,咬牙完成了4代线建设。就在开工后不久,发生了911事件,液晶面板价格跌至谷底。 但1个月后,由于液晶价格跌破了成本价,刺激了下游市场的需求,整个市场迅速回升。友达的积压库存在短短几个月内得以消化。
  
  2001年友达税后亏损67亿元新台币,但到2002年,盈利达到60亿元。此后友达开始了5线代、6带线、7.5带线、8.5代线的迅速扩张。2008年友达8.5代线点亮。2010年收购东芝的面板子公司AFPD。 2010年后友达停止了扩张的步伐。从市场占有率来看,友达一度跻身全球前三。
  
  瀚宇彩晶成立于1998年,是由台湾新丽华集团和华邦电子共同集资,接受了日本东芝与日立的技术转移,采用AP-IPS广视角面板专利技术,一次开建了两条3代线,并在2003年投产一条5代线。2004年后停止了扩张步伐。 2006和2007年瀚宇彩晶分别将旗下3代线出售给胜华科技。
  
  奇美电子成立于1997年,隶属于奇美集团。2000年为上市与同属于奇美集团的奇晶光电合并,统一命名奇美电子,2001年并购IBM日本位于野洲的3代线(IBM从此退出液晶面板工业),并与对方合资成立IDT公司。 由于合资成立使奇美成为台湾企业中唯一一家不必支付技术转移费用的企业。
  
  2005年,IDT液晶面板生产部门被索尼收购。2007年,奇美同时兴建6代、7.5代以及8.5代线各一条,2008年投产即遭遇金融危机。2010年奇美、群创、统宝合并,新公司暂称奇美电子,它超越友达成为全球第三大面板厂。 2012年合并公司改名群创光电,至此奇美电子退出液晶显示屏业务。 群创光电成立于2003年,隶属于鸿海集团。2010年奇美、群创、统宝合并,新公司暂称奇美电子,它超越友达成为全球第三大面板厂。2012年合并公司改名群创光电。 群创光电在台湾有14座工厂,拥有3.5G、4G、4.5G、5G、6G、7.5G到8.5G最完整的各世代生产线,是全球唯一拥有完整大中小尺寸LCD面板及触控面板的一条龙全方位显示器提供者。 至今群创光电在全球液晶屏行业占有率位居前四。
  
  统宝光电成立于1999年,隶属于仁宝电脑集团,主攻中小尺寸低温多晶硅TFT面板。初期技术来源三洋。 2010年奇美、群创、统宝合并,至此统宝光电退出液晶显示屏市场。
  
  元太科技成立于1992年6月,是台湾除联友之外最老的TFT面板厂商。元太的主要股东是永丰余造纸集团。 当年老板何寿川鉴于平板显示器将取代纸张的趋势,大举跨入TFT产业。1995年开建2代线。在不可能获得日本技术转移的情况下,元太结合台湾工研院电子所的技术,和从美国留学回来的技术人才,获得了量产技术,专营中小尺寸面板,终于在2003年扭亏为盈。 但随后在与有着深厚背景的台湾“面板五虎”竞争中败下阵来,2005年元太转型涉足电子纸,此后先后收购飞利浦电子纸事业部和E-ink奠定了其在电子纸市场上的主导地位。 胜华科技成立于1990年,是集LCD、LCM和触控屏生产于一体的台湾制造厂商,触控面板行业巨头。在2006和2007年买入瀚宇彩晶旗下两条3代线。 但好景不长,2012起触控面板市场迅速降温,2013年胜达亏损达到32亿新台币。 2014年胜达宣布破产,退出液晶屏产业。
  
  凌巨成立于1986年,主要投资者为凌阳科技。2000年首座STN厂量产,2008年买入华映的3代线。此后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开始了长达5年的亏损。 2013年凌巨被华映收购。 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再次重创TFT产业,使其提前中断了从2007年开始的景气而陷入衰退,台湾液晶厂商陷入停产边缘。 台湾地区的TFT产业尽管规模很大(仅次于韩国),但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却暴露了其致命弱点——台湾不像日本和韩国那样,拥有大量来自本土下游产业(电脑和电视机等终端)的庞大需求,必须仰赖日韩和中国大陆的采购。 在全球需求不振的情况下,2008年8月,索尼、三星、LG等日韩企业取消了此前对台湾地区面板的订单,改为自己供货。 这直接导致台湾地区面板企业开工率降至4成,几乎濒临死亡线。同时友达和奇美纷纷将在建的7.5代、8.5代线延后量产,并开始将停产员工放无薪假。
  
  2009年1-6月,由工信部、国台办出面,连续两次组织中国九大彩电厂商,赴台湾采购液晶面板,总金额高达44亿美元,总量超过1200万片,将台湾液晶面板企业,拉出了金融危机的泥潭。 此时中国彩电业正处于扩张期,与日韩彩电品牌杀的刺刀见红,稳定的面板供应对大陆与台湾来说是双赢的结果。 但是可惜的是商场如战场。 韩国企业从2009年2月起,突然以现金向台湾广达、奇美采购了400万片库存,并签署2009年度采购协议。这种控制市场供应量的行为,立刻让大陆面板开始严重供不应求。 同时韩企压缩对华液晶出口量,开始涨价。2009年3-8月涨幅达30%以上,导致中国彩电企业再次陷入困境。而台湾企业坐视这种局面,跟进控制产量,从中大获其利。 在制约中国液晶产业发展方面,台湾和日韩保持同步。
  
  2009年6月,台湾公布最新的大陆投资政策,禁止大陆企业投资台湾面板,同时限制台湾面板企业赴大陆投资。 直到当年8月京东方宣布兴建8.5代线后,台湾方面才在2010年2月,不情愿地宣布同意放行岛内面板企业赴大陆投资高世代线,且要求必须与台湾本岛保持一个世代以上的技术差距。 除了这种歧视性政策,台湾厂商还与日韩厂商勾结,继续操纵液晶面板价格。 2013年国家发改委今天依法对韩国三星、LG,我国台湾地区奇美、友达,中华映管,瀚宇彩晶等六家国际大型液晶面板生产企业2001年至2006年的价格垄断行为进行了处罚,期间6家境外企业共召开了53次私下会议,协商面板产量,数量,价格以及相关的技术信息,已达到对大陆出售面板步调一致。
  
  5年前—— 中国开始改写行业格局
  
  2000年以前,中国在TFT方面的工作仅限于科研院所的基础研究工作。 1998年9月,吉林彩晶(由吉林电子集团和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等单位合资),耗资8400万美元从日本DTI引进了一条第一代TFT-LCD生产线(就是DTI建于1991年的旧线),并于1999年10月在长春试投产,其后因技术、资金、市场等一系列因素而夭折。 南京新华日耗资5400万美元,从日本NEC鹿儿岛厂引进一条1代线(建于1991年的旧线),运回国后一直无法量产。
  
  上光电NEC成立于2002年,由上海广电集团(前身为上海电视机厂)与日本NEC共同投资1146亿日元(100亿元人民币),在上海莘庄工业区建设一条5代线(世界第七条5代线),其中上广电占股75%,NEC占25%。 2004年投产,主要切割15寸液晶屏。2007年5代线被天马收购,上光电退出液晶面板市场。2009年中航集团接手上光电成立中航光电子,由天马集团托管。 上广电NEC的垮台背后,更多的是市场策略和人为因素在左右。
  
  2004年10月,上广电投产后以切割15寸电脑液晶屏为主,此时市场主流已经逐渐转向17寸屏。当2005年上广电决定转向17寸市场时,韩国台湾厂商凭借其庞大的产能规模冲击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17寸面板价格迅速跌落至160美元以下,造成上广电无利可图。 紧接着2006年9月,原上广电NEC总经理周家春退休,由原上广电光电子总经理施岳志(台湾人)接任。 施岳志空降后,又从台湾带来了一大批员工,并大量更换台湾供应商。上广电NEC进入了“台系人员”主导的时代。 仅仅过了1年,2007年11月,上广电高层集体换届,施岳志提出辞职由上广电电子股份公司总裁顾伟民接任。 两次换帅造成的人事动荡和管理混乱,让刚刚投产3年的5代线一直在巨亏中度日。最终在高额设备折旧、高价进口原材料、产品缺乏竞争力、人事动荡,以及技术依靠日本NEC(高额技术许可费用,占年销售额3%)的五重打击下,上广电NEC的“引进-吸收”模式走上了穷途末路。 日本三井财团则在其中成为最终的获益者。台湾人则少了一个潜在竞争对手。 京东方的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北京电子管厂。2003年1月,北京京东方以3.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韩国现代电子的液晶业务(包括2.5代线、3代线和3.5代线),当年9月又在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12亿美元建设一条5代线,于2005年5月量产。
  
  2009年,还在亏损中的京东方,出人意料地开始大举扩张,连续上马了合肥6代线和北京亦庄8.5代线,掀起了一场“液晶风暴”。 国外主要TFT企业(三星、LG、夏普等)一夜之间全部改变了对中国技术封锁的态度,纷纷启动在华建设高世代线的项目。 之后,京东方又在鄂尔多斯、重庆、合肥上马高世代线奠定了其在面板行业的地位,可以说大陆面板产业的崛起,京东方居功至伟。 龙腾光电成立于2005年,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台湾人搞的合资企业。2006年建成了中国第三条5代线。 龙腾光电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台湾人搞的合资企业。昆山以土地、基建、优惠政策等要素入股,占股51%。台湾宝成集团(世界最大制鞋商)、中强(璨宇)等也是大股东,龙腾光电的技术和管理依靠由130多名台湾工程师组成的团队。 至今龙腾光电依旧以一条5代线打天下。 深超光电成立于2004年,由深圳市政府国资委下属深超科技投资公司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合资2008年5代TFT-LCD生产线投产,这是继京东方、上广电、龙腾光电之后,中国内地第四条5代线。 此后凭借富士康的天然优势在手机面板市场一路做大,2015年夺下手机面板龙头。2015年全球整体手机面板市场,出货数量前三名分别为深超光电、京东方、华映,市占率分别为16%、12%、10%。 天马微电子成立于1983年,早期从事显示器LCD玻璃的来料加工业务。2006年第4.5代线在上海开建,2008年投产。2007年收购上光电NEC的上海5代线。 此后天马又在成都、武汉、厦门、上海投资建设了4.5代和5代线。目前在武汉的6代AMOLED线将在2017年投产。
  
  华星光电成立于2009年, 京东方生产液晶面板成功,也给其他厂家带来了希望。TCL在2007年与韩国三星签署技术合作协议,在三星的技术支持下建设一个液晶模组厂(4条生产线)。2009年投产当年即实现赢利。 TCL通过这个项目建立了自己的研发团队(从台湾挖角了两百多人),获得了自主建设液晶模组生产线的能力。这个团队后来发展为中国大陆液晶产业的重要力量,华星光电应运而生。 目前,华星光电共有三条液晶面板生产线,产品全线覆盖大尺寸电视面板和中小尺寸移动终端面板。两条8.5代线分别于2011年和2015年投产,在建6代AMOLED线也将在近期投产。
  
  南京中电熊猫成立于2007年,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南京中电熊猫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南京新型工业化投资有限公司、南京新港开发总公司持股共同投资建立,由夏普提供技术支持。 2011年南京6代线投产,2015年南京8.5代线投产。 惠科创建于1997年,是国内最强的综合性IT制造企业之一。早年主要从事液晶显示器代工业务,2015年投资120亿元在重庆开建8.5代线,预计2016年年底投产。 与京东方、华星光电、中电熊猫这些主流液晶面板厂商相比,惠科整体技术实力团队的确相对偏弱,面临有很多质疑,但是惠科本身就是一家拥有丰富客源的代工厂,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投资风险。 除了上述的TFT-LCD的生产企业外,国显、信利、和辉等企业加入到了下一代显示技术OLED面板行业。
  
  昆山国显光电成立于2012年11月,整合了维信诺显示、工研院平板显示技术中心的相关资产和技术资源,是以AMOLED为发展方向的新型显示领域高科技企业。 维信诺成立于2001年,其前身是成立于1996年的清华大学OLED项目组。2008年,清华大学和维信诺公司依靠自主技术在江苏昆山建成了我国首条PMOLED大规模生产线。2015年昆山5.5代AMOLED投产。 信利半导体成立于1991年,是香港上市公司——信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旗下全资附属子公司,公司总部设在香港,目前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中小尺寸平板显示制造商之一。 1991建立TN-LCD生产线并投产,目前在惠州和汕尾投资建设4.5代和6代OLED生产线。
  
  和辉光电成立于2012年,由上海市政府和金山区政府共同投资建立,是一家专注于中小尺寸AMOLED显示屏生产和下一代显示技术研发的高科技公司。 2014年4.5代低温多晶硅(LTPS)AMOLED量产线。6代AMOLED量产线将在2016年年底开工。 在中国进入这个产业以前,这个产业基本就是日本、韩国和台湾把持。他们不仅在这个产业赚得盆满钵满,而且一路各种阴谋玩弄中国。 面板产业的故事,足够写一部产业江湖阴谋史,三十六计各种算计,都在里面。 当液晶产业被中国人撕开口子以后,所有的业内玩家的心理都发生了变化。夏普、三星、LG、奇美(台湾)都放弃了封锁战略,要在中国大陆建设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 2013年,大陆以合伙操控价格的名义对韩台面板厂高额罚款(3.13亿人民币)。此次事件以后,商贸部摆明了态度:“液晶面板行业,以后任何事不再与台湾合作”。
  
  如果没有华星光电和京东方的产能做底气,中国大陆恐怕也只能忍气吞声。这就是独立自主的价值。 台湾面板行业后来多次求饶,但国台办没有搭理。台湾面板行业因为市场丧失以后技术滞后,逐渐陷入困境。郭台铭甚至不顾颜面,要中国人大会讨论大陆面板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的问题,放台湾面板行业一条生路。 夏普已经倒下,被富士康接手。其他厂家,都在利润边沿挣扎。台湾的厂家,已经劣势尽显。而尝到产业链甜头的中国厂家,还在努力扩充产能。 凭借着领先一代两代的技术,日韩厂商在高端液晶屏(手机和平板电脑),还有很强的竞争力。而占据主要销量的计算机显示器和电视机,中国的液晶面板厂家,还在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 以目前的产能规划,2018年,中国面板企业总出货量将超越韩国。
  
  看上去只是一个液晶面板产业的故事,然而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产业的本身,它带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商场如战场。任何时候,再难再没有希望,也要想着要走通自主路线。核心技术很难买来,即使买来,也是落后的,或者代价非常沉重。
  
  一个大型产业,国家意志至关重要,在液晶产业发展过程中,国家资本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后京东方在合肥、成都、鄂尔多斯建立的多条生产线,地方国资委都给予了大量的支持。没有国家资本力量做后盾,这种技术资金密集型的产业,根本无法熬到盈利的春天。 最后对于一个产业,不要轻易下“产能过剩”的结论,特别是这个产业还有国际厂商竞争的时候。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同样层次的产业竞争,就算大家都在地狱里厮杀,最后活下来的也是中国人
  
  内容来源于网络、论坛与贴吧
读者们,如果你或你的朋友想被手机报报道,请狠戳这里寻求报道
相关文章
热门话题
推荐作者
热门文章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