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科技的投资逻辑——小米、华为荣耀加身后的11代液晶面板产能优势

2019年TCL把原有的制造业务全部剥离卖给了原来的高管团队出清,让华星光电入壳上市,华星光电也改名为TCL华星,与TCL产业金融和投资业务一起,组成新的半导体显示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融资发展。
   今天(2月20日)TCL (SZ:000100)午后迎来了本年继2月6日后的第二个涨停版,尾盘27万手封版报收6.7元,这也是TCL科技近年来少有的罕见涨停版。
  TCL科技
  除了此前我们曾分析的中国液晶面板“剩者为王”,华星光电将以全球占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产能成为面板界的大赢家之外,近期国内外的资本市场得到消息称,华星光电接到了小米华为的大量电视面板加急订单,让华星光电近期的业绩增长更有预期。其中小米去年因出货量超1000万台打破中国国内的液晶电视出货记录,成功中国国内液晶电视销售第一的品牌。
  
  不过之前在中国国内的面板界,TCL旗下的华星光电跟TCL主体一样,从某些方面来讲资本市场对其都有些别扭。TCL早期从王牌电视突破市场,但在收购了最大的CRT玻壳与显示器产能后,为了迎合国际市场推广,慢慢就没了王牌,只剩下TCL。
  
  在CRT几乎短短两三年间就从市场消失后,TCL也曾经有些摸不清方向,如果不是因为三星为了挽回在美国市场上的市场份额,并策略性的布局中国国内市场上的话,或许TCL也成了另一个康佳或创维。
  
  2005年下半年,在深圳市政府的支持下,希望切入生产液晶电视的创维、TCL、康佳、长虹等四家彩电巨头,由于拿面板厂的二手液晶面板或模组来组装电视,利润几乎被面板厂或模组厂拿完,并且供货也得不到保证,所以联合起来搞了个“聚龙计划”,准备合资在深圳建设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来满足自己需要。
  
  深圳本来想通过与一群世界显示巨头的关系完成计划,这些世界显示巨头原来在深圳当地都曾与赛格集团和华强集团等合作合资,建设CRT显像管及显示器的产能。当时认为通过原有的人脉,这些显示巨头中大家都调集一些技术与资源,重新在深圳建设类似CRT的产能与市场集散地。
  
  不过由于前期在与三星和日立等厂商竞争CRT市场时,大家都成了对手,所以当时的日本厂商和韩国厂商,都不愿意在深圳追加投资。随后这些厂商找到了京东方,按照双方各占40%的股份,再加上深超公司(代表深圳市政府)占股20%,组建了深圳聚龙光电公司(注册资本800万元)。深圳市政府也表示愿意提供77亿元的资金支持。
  
  当京东方准备接手聚龙计划时,不知谁把夏普介绍给了深圳市,夏普由于此前没有在市场上与这些厂商直接竞争,加上夏普的液晶技术确实名声在外,并且夏普希望在深圳建一条7.5代线,所以导致各方的意见出现了不一致。
  
  首先京东方100多人的团队被晾在一边,当京东方知悉夏普入局后,只好先行退出。接着是长虹,长虹觉得夏普入主后,液晶面板产能还是会优先满足夏普自己,可能轮不到自己用,也接着退出,找到松下一起合作生产等离子电视去了。
  
  夏普在与深超的谈判中,遇到的情况与后续在上海的情况是一样,就是夏普不愿放弃技术自主和产能自主,加上此前从来没有过这种争夺自主权的谈判经验,最后也是拖了一年多后不了了之。
  
  事实证明夏普的这种合作方式在中国国内是行不能的,最后夏普在南京与熊猫虽然成功建了当时属高世代的液晶面板厂,但后来的运营状况表现同样不如人意。甚至夏普后来在自己本土建的10代高世代线也遇到了运营不善,最后还是郭台铭先生接手后才开始赚钱。
  
  聚龙计划随着夏普的入局形同虚设后,TCL2007年与韩国三星签署技术合作协议,在三星的技术支持下(包括三星提供人员培训和指导,支付技术转让费)建设一个液晶模组厂(4条生产线)。
  
  2008年金融危机一下子重创了全球消费电子业,国外的面板企业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纷纷取消激进的扩张计划,导致面板上游的设备厂商订单毁约或无单可接。为了维持运行,这些设备厂商开始试着来中国市场上寻找买家。
  
  而深圳的聚龙计划,也让其它地方政府终于明白了深圳的产业发展思路,开始通过土地财政与土地融资的模式来推动大项目的发展,并带动当地的产业集群。于是,一场由国际市场失业的技术掮客、政府融资掮客开始四处游说液晶面板项目落地。
  
  首先当出头鸟的是成都,在长虹与松下合作等离子项目的经验基础上,迅速与京东方和深圳天马达成合作意向,建成了两条4.5代面板线。
  
  在成都 4.5代线的过程中,一批国际市场上的设备供应商终于证明了自己可以把相关的生产工艺固化在生产线,并可以把合格的材料供应商也一并介绍导入到中国国内市场上来。
  
  而要金融危机后,中国政府再次对全球发布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也把全球的设备厂商和材料厂商聚集到了中国国内市场上,一时间,中国境内的液晶面板产线建设,成了要钱有钱,要资源有资源的俏行情,吸引了大批金融危机期间失业的国际面板人才来中国市场上寻找机遇。
  
  而胆子较大的京东方,很快与合肥政府再签了一条6代线,随后财大气粗的北京亦庄也找到了京东方,签了一条8代线。
  
  随后是对产业极其敏感的LG与三星,在液晶面板设备厂商的建议下,同样迅速与广州和苏州取得了相关的政策支援,把原来在本土境内规划的产线计划移到中国境内来建设。这两条产线不但解决了设备厂商原来积压下来的设备与订单,同样也解决了三星和LG的产能扩张受阻难题。
  
  另外各地的地方政府,也在继大阳能光伏、LED芯片的招商引资潮后,同样在这些国际人脉资源的介绍与引见之下,开始不约而同的瞄准了液晶面板。结果四处申报的结果是发改委全部一刀切,不准重复建设面板,让中国国内准备进入面板行业的地方政府和厂商的希望全部落空。
  
  而这个时候TCL在与三星合资建设的后段模组厂基础上,把一些聚集在深圳寻找项目机会的一批液晶行业从业人员收拢起来,与三星摊牌要自建面板线,没料到由于资金困难,韩国本土还有二条建线规划没法实施的三星在获得消息后,迅速答应了下来,除了提供面板技术与模具外,还答应包销30%的产能,迅速成立了华星光电。
  
  而深圳在得到消息后,也支持TCL建面板,迅速以原来“聚龙计划”中深超的项目名义向发改委申报审批,华星光电获得了立马动工建设的机会。
  
  不过三星最开始,并没有把先进的液晶面板技术交给华星光电,而是让华星光电从最低端的标准品开始入手,以保证华星光电的低投入与低风险,同时能够避开与同行的激烈竞争。不过即便如此,华星光电面板量产成功后,由于TCL不再采购友达面板的原因,还是遭遇到了来自友达的专利与人员方面的相关诉讼。
  
  事实上三星由于人员紧缺的原因,后期不但没有继续在中国境内自建产线,而且还加大力度扶持华星光电的产线建设,除了第一条8.5代线迅速建复线扩产外,第二条产线也很快上马。而且由于其现金流控制得当,加上深圳市财大气粗的不遗余力支持,让上游的原材料配套厂商也愿意就近建厂扶持,加上原来深圳大建过CRT产能,一批留在当地服务过CRT产能的原材料厂商,也乐意继续利用深圳原有的资源进行配套。
  
  而且经过这么多年的量产经验积累,以及稳健的财务运营,华星光电不但是圈内赚钱最稳定的厂商之一,而且也是产能增长最平稳的一家面板厂。所以当面板界开始往超世代面板线投资的时候,除了以技术入股的京东方获得了地方政府支持,可以迅速拿到准入门票外,剩下的就是持续赚钱,“财大气粗”的华星光电了。
  
  2018年11月14日,华星光电投资465亿元的第11代TFT-LCD及AMOLED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建设项目(简称“t6项目”)正式投产;另外,投资426.83亿元的第11代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简称“t7项目”)也正式开工建设。十年间华星光电已建成和在建的产线有6条,累计在面板上的总投资达到了1891亿元。
  
  2019年TCL把原有的制造业务全部剥离卖给了原来的高管团队出清,让华星光电入壳上市,华星光电也改名为TCL华星,与TCL产业金融和投资业务一起,组成新的半导体显示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融资发展。
  
  事实上,由于TCL华星前除了供货给TCL和三星外,其重要客户里面还有小米与乐视,造成了TCL华星给行业的印象一直是低端面板产品的代名词,所以即便是借壳TCL上市后,资本市场对于TCL华星的投资逻辑,仍然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即便其拥有两条11代面板线。
  
  TCL华星真正进入到资本市场投资者的法眼,是去年三星关闭其韩国本土产能开始,基于其与三星的合作历史,业界预期三星削减的面板产能,基本上是喂饱TCL华星后,才会外发给其它竞争对手厂商。
  
  而年初LG也宣布关闭其本土产能,随后包括康宁、住友在内的材料厂商也宣布关闭韩国的生产基地,则让投资者不得不在中国国内重新寻找面板投资标的,这里面除了京东方外,剩下的就只有TCL华星。
  
  前期由于疫情的影响,TCL华星的小尺寸面板全部集中在武汉,让外界认为其影响会较大。不过近期资本市场在对TCL华星的业务进行多方访谈后发现,TCL华星的业务其实在这次疫情中影响十分有限。
  
  首先是TCL华星的业务重心是大面板,中小尺寸业务占比并不多;其次是这次对面板产业链影响较大的是液晶面板配套的湖北PCB产能,让电视整机的产能产出受限,而TCL华星不但电视面板产能在深圳,没有受到影响,而且配套的PCB产能都在惠州,也没有受到影响,电视整机的ODM/OEM产能也在惠州,同样没有受到影响。
  
  另外,业界传出LG广州的OLED面板产线将推迟进行量产,也是TCL华星的液晶面板市场预期得到了更好的保证,所以TCL科技的这一波行情,将会在一季报出来后最终变得更为明朗,直到LG广州OLED面板产线进展真正落地后,再看TCL华星如何应对。
读者们,如果你或你的朋友想被手机报报道,请狠戳这里寻求报道
相关文章
热门话题
推荐作者
热门文章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