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霸主荣耀渐成历史 凤凰光学出售资产谋求生存

“一直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这是业内人士对其后阶段发展的一个评价,与历史相比,凤凰光学目前品牌的含金量已远不如前,无论是技术、管理、人才还是市场等公司实际都已江河日下。

“一直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这是业内人士对其后阶段发展的一个评价,与历史相比,凤凰光学目前品牌的含金量已远不如前,无论是技术、管理、人才还是市场等公司实际都已江河日下。

“凄凄惨惨戚戚”用来描述曾经的光学行业大佬凤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凤凰光学)(600071.SH)来说可能应景的形容。2月3日,凤凰光学发布公告,以公开挂牌交易方式出售控股子公司凤凰光学(上海)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光学)资产设备,交易标的总价4065.15万元人民币。

公告称此次出售的资产为上海光学固定资产,包括机械设备、光学设备和办公设备等资产,交易价不低于3700万元人民币。另外,公告还称截止2014年10月31日,上海光学员工已从887人精简至57人,并向场地出租方上海凤凰光学仪器有限公司提出自2015年3月1日起停租并停止支付租金的联络函,已得到出租方的同意。

此情此景,上海光学作为凤凰光学的核心子公司,迫不得已出售资产是凤凰光学处境艰难的一个体现。而此之前凤凰光学是中国光学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的辉煌历史。

“照相机要看凤凰了!”

凤凰光学作为一家老牌的国有企业,是中国光学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曾经也是中国光学行业中最大型的光学仪器生产企业。主要生产光学元件、显微镜、照相机、光学设备、影视机械等系列产品,具有雄厚的光学加工、精密注塑、模具制造、表面装饰等科研和生产加工能力。

“一直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这是业内人士对其后阶段发展的一个评价,与历史相比,凤凰光学目前品牌的含金量已远不如前,无论是技术、管理、人才还是市场等公司实际都已江河日下。

“曾经的拳头产品相机在日本、德国等品牌的进攻下基本上已经偃旗息鼓,而其他光学光电产品面对台湾以及珠三角地区企业的竞争已无招架之力。”业内人士评价道凤凰实际上已经沦落为日系光学企业的加工厂,而这也是凤凰管理层自认为自己能够相比国内同行还能苟活下来的所谓战略转型。

而为了应对台湾与珠三角企业的冲击,凤凰光学相继于2010年、2011年在深圳与苏州成立了深圳凤凰立体影像有限公司和苏州凤凰索卡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但实效都差强人意。

近年来,面对美日数码相机业务的冲击,凤凰光学的数码相机光学加工订单不断萎缩,在此大背景下,主打照相机业务的上海光学已经持续三年亏损。而此次抛售上海光学的资产的目的,公告书中给出的解释是“为降低公司运营成本,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盘活了公司资产,有利于增强公司可持续性发展能力,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在此之前,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在视察凤凰光学时曾寄语该公司“照相机要看凤凰了!”

凤凰涅槃之难

面对困境,凤凰光学不是没有想过许多办法来走出困境,如最近一次于2014年6月,在停牌三个多月后,凤凰光学发布公告称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更,由之前的江西国资委转变为国务院下属企业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电海康)。

该公告显示,中电海康将通过无偿划转的方式取得公司第一大股东凤凰控股的控股权,并通过凤凰控股间接控股凤凰光学。

伴随此次控制人变更,凤凰光学还发布定增方案,募集资金1.64亿人民币,公告称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此次变更实际控制人的目的,凤凰光学在公告中表示是“中电海康有意在取得公司实际控制权后与其关联方以现金方式认购公司非公开发行的股份,扩充公司资本,为公司走出困境、后续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资金支持。”

也就是说此次变更的目的凤凰光学就是一个目的:钱,融资和脱困成了凤凰光学的当务之急。但是,凤凰光学于2015年1月31日发布2014年年度业绩预亏暨退市风险警示的提示性公告,该公告称预计2014年年度经营业绩将出现亏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负9500万元人民币到负10900万元人民币。凤凰涅槃之路仍是艰巨。

“公司主导产品光学镜片、镜头受智能手机及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订单进一步减少,产能过剩,再加上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导致毛利率继续下降。”凤凰光学虽然将公司经营原因归咎于此,但是也要检讨一下公司转型失败,与对机遇的把握不准等自身原因。

相对应的例子就是舜宇光学也与凤凰光学相似,曾经是余姚第二光学仪器厂,历史上无论从技术还是人才、市场等都无法与凤凰光学比肩,但通过改制和依托市场化经营,公司现如今已一跃为国内光学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远远把凤凰光学甩在身后。

读者们,如果你或你的朋友想被手机报报道,请狠戳这里寻求报道
相关文章
热门话题
推荐作者
热门文章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