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海重返印度,拟轻资产项目翻身

2015年7月8日,鸿海 (2317.TW) 董事长郭台铭带领40名包括主要事业群和各级主管的庞大代表团前往印度考察市场。

2015年7月8日,鸿海(2317.TW)董事长郭台铭带领40名包括主要事业群和各级主管的庞大代表团前往印度考察市场。

此前鸿海旗下的富士康在2006年随大客户诺基亚一起到印度钦奈设厂,高峰时曾有6800名工人。但由于客户数量不断减少,在2014年12月24日富士康关闭了这家工厂。不过当时富士康表示,未来如果有商业价值和客户需求,还会考虑继续在印投资手机制造。

郭台铭在印度表示,今年是鸿海集团进军印度关键的一年,印度揭示了印度制造、数字印度(DigitalIndia)和洁净印度(CleanIndia)的目标。未来鸿海集团在印度会采取不同的商业模式,与印度的电子商务、在线购物和新一代的营销及客户服务等展开垂直整合的合作关系。

鸿海的重要手机代工客户中,印度的MMX和大陆的小米,都曾希望富士康能在印度帮他们生产手机,但此次鸿海集团并不仅仅是为设立手机代工厂而来,主要的任务是评估在印度设立包括手机业务在内,还有面板制造、物联网(云端运算、移动终端、物联网、大数据、智能生活、智能工作网络)等产业全面切入印度市场的可行性,从代工转向进口替代。

不过业界指出,鸿海的现阶段的主要竞争力还是来源于庞大基数的低成本熟练员工,鸿海再次进入印度,最根本的动力还是来自于成本考虑,跟鸿海集团要积极布局大陆、巴西及印度尼西亚和东南亚等新兴国家市场的目的是一样,这些市场未来将会是全球经济成长的主要区块,也是人口众多、具有庞大内需消费潜力的市场,可以给鸿海提供商品输出的同时,也能获得充足的低廉劳动力。

日前有消息称,富士康将把深圳2500万部产能的手机产线搬迁到内地河南郑州,也间接的表明鸿海的成本支出压力越来越大。

虽然鸿海再次入局印度的可能性很高,并且提出了更多轻资产的项目入驻,但从地缘政治和制度风险来说,主要业务仍为代工的鸿海,原来所面临的那些挑战仍然存在,去年关闭富士康印度工厂就是例子。

其实除印度关闭了原来的工厂外,鸿海在越南的投资也陷入停滞,鸿海2008年申请在越南永福省投资2亿美元兴建手机零件厂,获得越南政府许可。但富士康直到今年也未完成此项投资的建设,并在日前公告宣布停止该投资案,永福省政府也决定收回投资许可。

鸿海大动作进入印度,其实也跟台湾当下的选情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民进党当选,采取的政策跟大陆意愿背离的话,亲民进党的鸿海集团内部把印度作为备胎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读者们,如果你或你的朋友想被手机报报道,请狠戳这里寻求报道
相关文章
热门话题
推荐作者
热门文章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