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不务正业”搞人脸检测 生物识别迎发展机遇

生物识别技术包含指纹识别、人脸识别、声音识别、静脉识别与虹膜识别等,其中,指纹识别技术门槛低,已经得到大范围的应用。不过,作为接触式的识别技术,指纹识别采集器容易坏,对手指位置要求高,因此会出现较高的抗真率,这是它的劣势。
     近日,小米联合创始人黄江吉在微博宣布小米人脸检测技术准确率获 Face Detection Data Set and Benchmark ( FDDB )世界第一名,随后这条微博被小米科技董事长兼 CEO 雷军转发,在网络引起热议。

  小米人脸检测技术基于深度卷积检测网络,它能同时学习人脸与非人脸特征,进而准确识别出人脸的位置与大小。

  FDDB 是由马萨诸塞大学计算机系维护的全世界最具权威的人脸检测评测平台,小米作为一家主营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的企业,人脸测试技术在 FDDB 上获得第一的成绩值得恭喜。不过,这也让人困惑:小米为何“不务正业”发力人脸识别市场?

  理由与小米的手机业务脱不开关系,国内市场,小米手机市场疲软 ,而竞争对手华为、OPPO与VIVO发展势头强劲,小米急需新技术刺激消费者换机。业界认为,当前,网络安全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生物识别技术,将有发展新机遇,小米无论是在手机上使用人脸识别,还是干脆发力人脸识别产业,前景都较为美好。

  网络安全景气度上升 生物识别大有可为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市场,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NIC )的数据可知,截止 2015 年 12 月,我国网民数量为 6.88 亿人,互联网的普及率为 50.3 %。全球针对网络环境的犯罪事件逐年攀升,半数国民“入网”的大环境下,网络安全产业理应有所发展。

  早前我国对网络安全问题重视不足,投入在整个 IT 行业的投入占比仅有 2 %。幸运的是,近年在政策利好下,网络安全得到了足够重视,相关产业迎来发展机遇,生物识别是其中之一。

  与传统的身份认定技术相比,生物识别具有易测量、排他性以及终身不变的特点,因此这一技术逐渐受到重视。

  生物识别技术包含指纹识别、人脸识别、声音识别、静脉识别与虹膜识别等,其中,指纹识别技术门槛低,已经得到大范围的应用。不过,作为接触式的识别技术,指纹识别采集器容易坏,对手指位置要求高,因此会出现较高的抗真率,这是它的劣势。

  随着网络安全意识不断深入人心,市场上需要更高技术含量的生物识别技术,人脸识别迎来了发展机遇。

  “刷脸”时代将至 人脸识别技术有新趋势

  人脸识别较指纹识别而言,抗真率小,且难以复制,因此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市场上人脸识别的应用以安全控管为主,包括智能家居、智慧零售、互联网金融与移动支付等领域已经出现了可以用于“刷脸”的装置——这再次说明了网络安全时代对生物识别技术发展的推动力量。

  TrendForce 集邦科技旗下研究品牌拓墣产业研究所 ( TRI ) 指出, 2015 年人脸识别产业规模预计可达 2.3 亿美元,到 2019 年,这一数据将增至 4.5 亿美元,复合年成长率达 17.97 %,亚太地区是人脸识别技术的重要成长市场。

  ▲ 涵盖项目:数码看板+安控产值预估( Source :拓墣产业研究所 ( TRI ) 整理, 2016 / 01 )

  良好的趋势下,人脸识别取代指纹识别前景值得期待。

  网络安全时代,高精准率是人脸识别企业的核心优势。当前人脸识别技术原理主要是通过平面 2D 采集人脸与五官相对位置进行识别,它存在以照片或影像蒙骗过关的可能。

  与之相比, 3D 人脸识别技术主要采集可见光影像叠加红外光深度影像,或侦测红外光投影光点变化,这一识别方式有助于杜绝上述蒙骗现象。目前,英特尔 (Intel ) 与微软合作推出的 Real Sense 3D Camera ,以及近日立思辰的三维人脸识别技术都得到了业界肯定,由此来看,人脸识别从 2D 向 3D 提升,将是发展新趋势。

读者们,如果你或你的朋友想被手机报报道,请狠戳这里寻求报道
相关文章
热门话题
推荐作者
热门文章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