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笔者了解,富士康虽然尚未达到所称的30万这么多,但是的确已经在不遗余力的大力推动自动化应用,甚至已经成立过千人的自动化部门,自主研发结合外部采购,迅速提高着自动化在苹果手机制程中所占比例。
毋庸置疑,自动化设备的大量采用,可以显著提高手机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更重要的是,在最近几年,人力成本大幅上涨,伴随着华南华东地区的招工难,已经成为手机制造业的最大痛点。占据世界手机制造大半江山的中国工厂,开始纷纷寻找出路。去内地,补贴政策不稳定,工人成本相差无几;去印度,除了普工什么都缺;最现实的对策就是自动化替代人工。
于是从2016年起,各大手机工厂明显增加了在自动化方面投入。三星开始在组装线实现功能测试自动化,华为松山湖工厂的自动仓储让人印象深刻,OPPO大量购买玑智公司的自动测试机械手,卓翼科技成立了自动化部门自己研发点胶机,长城开发的自动化部门甚至已经开始对外销售自己研发的设备。华为2016年中对代工厂提出了“三化”要求,其中自动化是第一条,甚至专门组织会议让所有代工厂负责人出席,特别强调了自动化将成为准入门槛。
一时间,手机制造自动化热潮涌动,笔者粗略统计了一下,在中国每年大约生产12亿部手机,再加上相关的智能终端比如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至少有近500万人在从事相关工作(仅富士康高峰期就有100万人),以10万元设备替代一名工人推算,这是一个千亿级的巨大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