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手机镜头厂商综合竞争力TOP 10

全球手机镜头厂商综合竞争力TOP 10,仅是摘取部分核心经营要素为指标,企业在战略布局方面,以及其他竞争力打造方面远比想象的复杂。
 

根据潮电智库预测,以消费经济复苏和新产品周期为重要转机,今年智能手机销量降幅将会大幅收窄,并有望于2024年迎来反弹。

 

 

受疫情影响,近几年智能手机市场整体表现疲软,但影像一直是创新突破点,也是最重要的卖点之一。从国产华为小米、OPPO、vivo、荣耀等终端手机大厂近期发布的旗舰机型来看,新影像大战已经开打,而苹果和三星也积极加入了战团。

 

由此,手机影像核心结构件光学镜头的供应链格局正在加速洗牌重塑。

 

 

目前,大立光、舜宇光学处于手机镜头产业头部阵营,但分别出现不同危机与风险。有苹果大客户加持,大立光去年的营收回暖,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良多年业务结构单一的短板。舜宇光学2022年手机镜头订单被分流不少,全年销量跌破12亿颗,创近三年新低。

 

另一方面,诚瑞光学、中蓝电子等新锐厂商明显发力,无论是技术端的研发投入、专利申请数量,以及市场端的客户资源拓展与产品实际销量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中蓝电子,自2021年底完成收购日本老牌光学厂商康达智后,2022年手机镜头产品销量直线上升,已经逼近亿颗大关。

 

潮电智库团队经过多方多次多地调研,以产能/生产基地、研发能力、产品结构、客户群体等企业经营的四大关键要素为基准,行业首发“全球手机镜头厂商综合竞争力TOP 10”,以此清晰呈现最新市场实力分布与产业脉络走势。

 

01产能/生产基地

 

在十亿级出货量的全球智能手机终端市场,产能是品牌和ODM对上游光学镜头供应链的重要考量指标,也是供应链企业自身硬实力的体现。

 

 

一般来说,20K以上的月产能是基准线。根据潮电智库调研所得,当前含5P以上手机镜头在内,入榜的光学厂商年产能基本都已超过5亿颗,如大立光和舜宇已经突破百亿颗。

 

潮电智库从产业链获悉,受终端市场震荡,去年不少手机镜头工厂的产能利用率并不高,有的甚至不到五成,因此平摊拉高了单颗镜头生产成本。

 

在这一层面上,产能利用率的高低成为衡量企业运营活力的重要指标。目前大立光、、诚瑞、联创、中蓝电子的产能利用率较高,且在不断提升中。

 

另一方面,为了降低供应链受阻风险,充分满足客户订单需求,不少光学厂商实施了镜头扩产计划,比较盛行的是“双生产基地模式”,其中代表为大立光、舜宇、诚瑞、玉晶光、欧菲、中蓝电子等。

 

02研发能力

 

光学镜头行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重资产、高技术”特点,因此各大厂商都加强了技术端的研发,以期能建立自己的护城河,并在市场竞争中甩开与对手的身位。

 

通俗的说,专利数量是研发能力最直接的体现,代表着科学“软实力”。

 

 

大立光、舜宇、诚瑞、玉晶光、中蓝电子等厂商处于技术端前列,拥有镜头专利数量均在千项以上。

 

从发展历史来看,舜宇和大立光均为“80后”,分别成立于1984年和1987年;中年代玉晶光成立于1992年,至今也有30多年发展历史;诚瑞光学成立于2008年,最年轻的中蓝电子成立于2011年(切入镜头赛道为2015年)。由此可见,基于技术创新,光学新生代发展势头迅猛。

 

值得注意的是,舜宇手握2089项镜头专利,但海外专利仅为206项,可能成为其全球化布局与扩张的隐患。反观大立光、诚瑞、玉晶、中蓝电子,海外专利的占比基本在50%左右,结构更为合理。

 

03产品结构

 

在镜头研发生产中,一般来说镜头片数越多,成像就越真实,同时汇聚光线的能力强,能够增强镜头解析力与对比度,提高画面质量。

 

 

当前手机镜头行业通常以5P为分割线,镜片多则为中高端,少则为中低端。由于中高端镜头产品具备更具附加值和利润空间的特点,因此成为竞争主流。

 

根据潮电智库调研分析,除了星聚宇、华鑫光电、都乐精密暂时落后,其余七家光学厂商都具备5P量产能力,产品路线以中高端为主,并且正向更高阶迈进。

 

为了优化产品结构,实现快速赶超,诚瑞、欧菲、中蓝电子均采用了“自研+资本”的战略路线。如欧菲2018年收购富士天津镜头工厂,瑞声科技(诚瑞母公司)2009年收购日本镜头设计研发公司ISQR,中蓝电子2021年完成收购日本康达智。

 

目前来看,这些收购案对于公司的技术成长,专利布局,规模扩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04客户群体

 

毫无疑问,客户群体的数量与质量,是手机镜头厂商综合实力的终极体现。根据潮电智库统计结果,大立光、舜宇、诚瑞、中蓝处于该细分项第一阵列。

 

 

从去年品牌端智能手机出货量来看,苹果和三星均超两亿部,小米以约1.5亿部销量位列第三,OPPO、vivo则各以1亿部销量紧随其后,华为和荣耀销量则合计在0.8亿部左右。对于镜头厂商而言,成功打入这些头部品牌的供应链体系,无论是出货量还是成长空间相对更有保障。

 

大立光和舜宇一直是手机镜头供应的大户,而且两者均是苹果和三星的供应商,这对于品牌端的号召力和渗透率不言而喻。

 

自2011年开始,康达智一直是A公司供应商,至今镜头产品出货累计超过300KK,被收购后大大提升了中蓝电子的软硬实力。此外从客户群体可以看出,中蓝电子基本实现了安卓阵营镜头供应全覆盖。

 

凭借较为激进的营销模式以及WLG梦想,近几年诚瑞在争取客户资源方面获得较大突破。


小结

全球手机镜头厂商综合竞争力TOP 10,仅是摘取部分核心经营要素为指标,企业在战略布局方面,以及其他竞争力打造方面远比想象的复杂。

 

以中蓝电子为例,公司拥有盘锦和日本两个模具工厂,合计产能80套/月。据潮电智库了解,仅这一业务线国内很多光学厂商就不具备。市场竞争中各有优劣势,如何结合自身特点,扬长避短,冲向最顶层是关键。

 

智慧生活的推进,让光学产业仍然拥有无尽的未来和想象空间,并在更为精彩的角逐战中不断往前。

读者们,如果你或你的朋友想被手机报报道,请狠戳这里寻求报道
相关文章
热门话题
推荐作者
热门文章
热门评论